*****************************************
桐乡市高级中学 胡英姿
原创资源投稿到中学语文资源站(http://www.ht88.com),未经本人和资源站允许谢绝转载。
*****************************************
欢迎大家监督原创资源的真实性,如发现造假及拼凑请向本站指出,我站将奖励举报者并曝光假原创资源提供者。 *****************************************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维纳斯残缺的双臂的认识。
2、培养“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阅读习惯。
3、领会“以无胜有,以多胜少”的艺术原则。
教学重难点:
1、探讨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
2、艺术表现上的“以无胜有、以多胜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而对于美的认识与领悟则是因人而异,各有千秋。有的同学向往“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和谐,而有的同学则喜欢“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残缺。
二、 欣赏图片,了解维纳斯。
下面请同学来欣赏一座雕像(课本彩图);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法国卢浮宫里被称为“首席珍宝”的维纳斯雕像。(和“胜利女神”雕像、《蒙娜丽莎》并称“卢浮宫三宝”)1820年在希腊的米洛斯岛发现时,她的秀丽的双臂已经残缺,为了区别于其他众多的维纳斯雕像,人们习惯把她成为“断臂的维纳斯”或“米洛斯的维纳斯”。
关于维纳斯,我们同学可能或多或少地听到过一些传说:在希腊神话中她又被称为“阿佛洛狄忒”,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传说在她是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掌管人类的爱情、婚姻、生育以及一切动植物生长繁殖,是爱与美的象征。
我们看到的维纳斯女神像,她的身体美丽、健康而充满活力;她的身姿转折有致,显得舒展大方而又高雅;她的表情从容沉静,神态自尊自信,在她面前,人们感到的是喜悦、亲切,对人的生命的赞美和对美的憧憬。在这高贵的神像面前,人们会为她双臂的失落而倍感惋惜,都希望她能再现,从而达到完美无暇的境地。于是,许多人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再创造。然而,一百年来,却始终没有一个复原的方案能得到绝大数人的满意。维纳斯的双臂到底应该怎样摆放,这就成了艺术史上的一个谜。
三、 学生想象活动。
我们同学正处在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年龄,在我们开始课文的探讨之前,不妨来想象一下维纳斯的断臂可能是怎样摆放的,为揭开这个迷提供一个方案。
1、根据维纳斯的形体及其有关传说,展开想象。
2、请几位同学谈谈他们心目中的“完整的维纳斯”。
四、 研读课文。
1、每个人对美的要求和理解是不尽相同的。“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艺术欣赏。”残缺给了欣赏者更多的想象和再造空间,请打开课本看课文46页第五段:“其实还可以有更多更美好的想象,比如……提出形形色色的复原试案。”
我相信,如果有一万个观众,就会有一万个不同的维纳斯,那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怎样看待这种为维纳斯复原双臂的做法的呢?
“我将怀着一腔的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而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
——从艺术上说,应该肯定的不是有手臂的,而是双臂残缺的维纳斯。
2、这又是为什么?请快浏览课文,找出贯穿全文的基本观点。
“她为了如此秀美迷人,必须失去双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