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20字。有教学反思。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左文杰
【教学设想】
《小狗包弟》是巴金先生<<随想录>>中的一个散文名篇。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个性的阅读,结合交流、研讨和教师的点拨启发,深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和体悟作者的愤怒、悲悼之情。引导学生深入体味、咀嚼,拓展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丰富的人生感受。深入理解文字背后作者的忏悔之情和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历史和时代留在作家身上的特殊印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⑵ 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
2、过程与方法: ⑴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⑵ 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⑴ 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⑵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重点】
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古人云,一花一木总关情,一棵树、一株花、一只可爱的小动物,都能触发我们的情感,从而为它忧为它乐,甚至为它伤心落泪,我们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就是因了当年的一只小狗,有感而发,写下了一篇感人泪下的文章。(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熟悉文本
1、让学生通读课文,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一下小狗包弟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深刻的印象?(设置这个问题,目的是依据叙事散文的文体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主要表现在:(屏幕显示)
(1)是一条日本种的黄色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直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的作揖。
(2)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跑开了。
(3)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
(4)日本的由起女士访问上海,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三年后,她再到北京,看见我问:“您的小狗怎样?”
(5)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每次到俱乐部吃饭,总要向服务员讨骨头回去喂包弟。
(6)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
总结:包弟对家人也非常重情义,家人出门,它就天天守在门口等家人会来。而主人会来时,它的兴奋劲特别让人感动。这让我想起了日本的八公犬,它在日本是义犬的代表。它几年如一日,在漫长的等待中默默地死去,非常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