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6道题,约7220个字。
  外国语学校2008—2009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阶段检测试题
  外国语学校SXFLXH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拾级(shè)     古刹shà )      迥然(jiǒng)     风靡(mǐ) 
  B.褴褛(lǔ)      焙烧(bèi)       铿锵(qiāng)     门槛(kǎi) 
  C.契合(qì)      蕈菌(xùn)      造诣(yì)       执拗(niù) 
  D.汩汩(gǔ)      涟漪(yī)       剔透(tī)       栈桥(jià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
  B.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C.胡主席与翟志刚通话说:“我最想知道的是你的身体状况如何?工作情况怎么样?” D.《学生作文报》上有很多文情并茂、生动活泼的好文章,我非常喜欢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印度孟买发生了危言耸听的恐怖袭击,造成至少195人死亡,300多人受伤。
  B.电影大师谢晋于上月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他对自己的电影事业始终恪尽职守,成为一代电影人的楷模。
  C.北京大学法学院陈美章教授认为,微软现在用黑屏来验证盗版的做法是无可非议的,但打击盗版应该从源头上做起,应该抓盗版的生产商,而不是惩罚消费者。
  D.学术界的于丹与易中天都很红火,闹得大江南北满城风雨,他们用通俗生动的方式讲授深奥的国学,让国学走出了书斋而倍受追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中国太空行走的成功,使中国未来加入国际空间站,建造小型太空实验室更近了一步。
  B.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遭暴力袭击一事在两岸迅速产生后续效应,台湾当局公开承诺,要全力维护即将赴台的海协会长陈云林的人身安全。
  C.10月24日,为期2天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闭幕,2000多个亚欧会议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地区组织领导人和代表出席了闭幕式。
  D.技术创新的新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存储、获得和处理有关我们星球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忿恚尉(恼怒)           互相轩邈(高远)     则已病矣(困苦不堪) 
  B.朝晖夕阴(晴天)         薄暮冥冥(迫近)         乃丹书帛曰(用丹砂)
  C.名之者谁(命名)         吾谁与归(归依)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 
  D.以啮人(如果)        或以为亡(死亡)          曩与吾祖居者(从前)
  6.将①—⑤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每当落日黄昏,烟疏雨的时候,
  ①缕缕白色的炊烟②弥漫在山野的四周③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④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⑤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A.①③⑤④②B.⑤①④③②C.④⑤③①②D.④①③⑤②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38分)
  一、按要求答题(共36分)
  7.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1)遭蹋(2)推陈出新(3)理直气壮(4)狼狈不堪
  (5)屏障(6)错综复杂(7)湖光掠影(8)无精打采
  (9)害臊(10)浮想联蹁(11)不计其数(12)矫糅造作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①~⑥每题1分,⑦~⑧每题2分)
  ①为川者决之使导,。②生不用封万户侯,。
  ③现在我所谓希望,?④,君子好逑。
  ⑤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⑥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⑦诸葛亮《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北宋柳永的词《凤栖梧》中“,
  ”表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第二境界。
  9.阅读刘禹锡的《乌衣巷》,完成下列两题。(6分)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2分)
  (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