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上海市八校200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联考试卷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沪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132 KB
评级:
时间:
2008/12/16 18:57:42
下载:
本月:1 总计:47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11700字。上海市八校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考试试卷
命题人:三林中学程银炉 审题人:姚为洲
2008年12月
一、阅读部分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5分)
中国艺术,在东西方的对视中
①谈到中国艺术,在东西方的对视中,人们常说:西方写实,东方写意。这种不同其实是东西方哲学观念的不同,故在表达理念的艺术手法上十分不同。从希腊人开始,西方人一直认为,整个存在,包括宇宙都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原因。西方艺术的源头是希腊的雕塑和建筑,建筑的空间位置讲究各种数比关系和几何秩序,人体雕塑中各种秩序、比例的和谐是希腊艺术家所孜孜以求的。因此西洋画特别讲究从形体光色关系上苛求细节、越来越精细逼真,毫发不左地模仿自然,刻意求实。然而东方民族的整体自然观导致中国人不信赖自己的视觉印象,越是想努力把握自己所面对的自然,便越是感到难以把握其原状,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这种心理状态的反映。在中国艺术家看来,人是万物万象中的一个有限物,他是不可能认识自然的。因此,中国艺术家认为,写实只是雕虫小技,苏轼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因为人是无法表现自然之道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一切都使中国艺术家放弃再现和模仿自然的冲动。依照老庄哲学,中国人在自己的诗词、书法和绘画中,不仅没有否定自然,反而找到了“离形去知”的解脱方式,这成了中国人拥抱自然、天人合一的内在动因。艺术家只有放弃对物象外形的追求,才能在忘我的宁静中进入自然现象内部而与之呼吸与共。有西方艺术评论家说:“中国画虽然讲究空灵,却又最写实,最超越自然而又最接近自然,是世界上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又是自然本身。”我国学者庞朴先生认为,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有某些鲜明的个性,其思维的特点是“抽象而不彻底”,是带有具体的抽象,带着感性的理性,是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状态。我觉得这正是造就中国写意画成为“世界上最心灵化的艺术,又是自然本身”的思想根源。
②因此,由于东方人的哲学,由于坚信人用“心”思考,而不像西方人很早就知道人用“脑”思考,这样的哲学,触动中国人的是“抽象而不彻底”的美感。东方人接受了不可理解的天地万物中的存在,并一直同这种无意义性共处。故在东方人看来很自然的表意特征的艺术形式,就同生活本身一样没有形式、一样正常,一样无理性。如果西方艺术家认为东方音乐“没有意义”,那么,东方人完全可以回答,这是自然本身的无意义性,无休止地延续下去,没有开头、中场或者结尾,而一切西方古典文学、艺术都有开头、中场或者结尾的理性次序。
③值得注意的是,19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家对自己继承下来的古典艺术传统普遍不满,甚至无法忍受,这是因为他们对待世界的整个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位20世纪的西方艺术评论家说:“我们欧洲的艺术有一种致命的倾向——要成为科学。”可谓一语中的。而摄影和影视技术的出现更让西方传统的写实艺术理想无立足之地。他们感到了理智的苍白与可怕。辜鸿铭老先生看得真切,他说现代西方艺术乃至人文学科是在“心灵与理智的可怕战场”上厮杀,是在“洒满墨水的世纪”为求生存而战斗。可斗来斗去,仍然摆脱不了科学的纠缠,这不,它们双双走在“彻底抽象化”的道路上,只不过科学是理性的抽象化建构,艺术是用抽象表达对非理性的尊重而已。
④受西方影响,中国人也日益重视,甚至迷恋上智力开发,滋润心灵成了件奢侈的事情。这就使得今天的中国画较之宋元时期丢失了许多最美的品质,看古代中国画,一望而见的是勃郁的“文气”,笔墨中浸透着画家的诗意,即使里面没有人,但一望而知那是隐士诗人居住的山水;现代中国的山水画家已对中国古典诗意没有了感觉,只能画那个表面物象,他不居住在山林,山林对他是纯粹的“外部世界”,所以他的中国画要么是空洞的泛滥笔墨,要么是水彩画的明丽逼真,唯独没有了中国画曾经拥有的天人合一的意境。
⑤更要命的是,在万事不如人的精神气氛中,一些艺术家似乎每天都在等待着西方提供给我们明天的去向,看不到我们文化传统中真正美的东西。前几年一位中国画家提出“笔墨等于零”,引起许多讨论,在我看来,笔墨是中国画,乃至中国艺术的核心、灵魂,没有笔墨的中国艺术大半就不存在了。
1.第①自然段中的“再现和模仿自然”可以概括为“□□”。(2分)
2.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这种心理状态”指的是 。(2分)
3.下列关于中国画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中国的山水画缺少了古代那种勃郁的“文气”
B.古代中国的写意画是世界上最心灵化的艺术
C.宋元时期的中国画拥有最美的品质,是中国艺术的顶峰
D.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4.文中说欧洲艺术有一种要成为科学的致命倾向。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导致这种倾向的思想根源是 (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这种倾向的表现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5.作者为什么认为“一些艺术家似乎每天都在等待着西方提供给我们明天的去向”是更要命的错误?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4分) (1)
(2)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2题。(22分)
潭 柘 寺
走进潭柘寺时才知道,我永远也走不近潭柘寺。
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潭柘寺太气势恢宏,恢宏得带点霸气,太严谨雕琢,一如山庄别墅,就连回响在山间的梵乐,也失于清淡,显得过于浓烈而深刻,像要强行深入人心似的,渗透力太弱而穿透力太强的音乐,让人感到压迫,少了佛家的大气和从容。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这座以千尺深潭和百年古柘为名的深山幽刹,始建于晋代,已有着一千五百年沧桑,以“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雄视京城,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浸泡出来的佛家净地,为什么却总让人隔膜而远之?
我迷惘着。
肯定还有一个人迷惘着。那是一个尊贵而忧郁的少女,她生而有幸,碰巧有一个父亲叫忽必烈,父亲生而有能,碰巧成为元代的一位皇帝。后人好奇地回望历史扬起的尘埃,不明白一个高贵的公主,一个曾经叱诧风云的女将军,为什么会抛弃金枝玉叶的身份、锦衣玉食的生活、指点江山的权势,而选择黄卷青灯、夜雨秋窗。
她心里必定在寻求着某种东西,不是富贵,不是权势,不是舒适,甚至不是青春、爱情和生命。她隐隐地知道,那是一种宁静,是灵魂的静如秋水和静悄悄的喜悦。为此,她舍弃了她的尊贵,她的安逸,她的高高在上的父亲。
她终于义无反顾地跪倒在如来脚下。
我穿过大雄宝殿,拾阶而上,一路帝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上海市南汇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沪教版..
上海市崇明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沪教版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沪..
上海市南汇区老港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沪教版
上海市西林中学业2008-2009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段考试卷 沪教版..
200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点评 人教版
上海市普通高中部分学校200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沪教版
上海市金山区200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普高联合考试卷 沪教版
上海市2008年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通用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测试卷 沪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