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47张。针对高考的诗歌鉴赏题进行诗歌形象鉴赏指导。配套教案,约5940字。
  2008-2009高三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一鉴赏形象
  内容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E
  内容解读
  1、人物形象:
  A .诗中的诗人形象,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B .作品中其他人物。
  2、景象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向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联系。
  3、物象:主要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鉴赏指导
  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㈠对人物形象的认知理解。
  古诗词中人物形象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诗人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㈡备讲例题
  【例1】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试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进而说说作者蕴含在词中的感情
  答:                                  
  【例2】(06川)    
  夜归周密(宋)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代指竹杖
  “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答:                                  
  【例3】
  邯郸冬至①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①: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05黑吉桂)
  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