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680字。云南省昆明一中 08-0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葳蕤(wēi)   摧藏(zàng)     泣涕涟涟(lián)   体无咎言(jiù)
  B.哽咽(yàn )  窈窕(yǎotiǎo)  自我徂尔(cú)     咥其笑矣(xì)
  C.谬误(miǜ)   仇雠(chóu)     呦呦鹿鸣(āo)     如弃草芥(jiè )
  D.瑰丽(gūi)   编纂(cuàn)       毛骨悚然 (sǒng)  否泰如天地( pĭ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穴罅   否极泰来   意断   伶俜          B.舳舻   信誓旦旦   狼籍   斑斓
  C.喷薄   终成眷属   倾圮   磐石           D.提练   夙兴夜寐    碟血    侥幸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
  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B.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藻,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
  在于它的词语用的是地方。
  C.宋楚瑜表示,经过50多年的隔阂之后,大多数台湾民众对大陆缺乏了解,比如对
  大陆的改变和进步,台湾民众如果不亲自来看看,是不会清楚的。
  D.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 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
  摩。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乡。阔别了20年,家乡现在是一片繁荣,和过去相比
  已经面目全非了。
  B.于丹教授的《庄子心得》点燃了他重读《庄子》的兴趣,他马上找出《庄子》来读,
  孰料一读就产生了相见恨晚之感。
  C.这些吸毒分子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他们下决心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社
  会应给他们以温暖。
  D.我们有不少文化遗产管理者太急功利,他们把文化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涸泽
  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橘颂》创作时期考
  人教社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第三册中选录的《橘颂》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学者们的看法仍有分歧。有的认为它是屈原最早的作品,如诗中有“年岁虽少”句;有的以诗中整体意象表达为远大志向为据,认为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有的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出使齐国时作(援引《列子》中“橘生淮南而为枳”的说法);有的则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期,或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还有的认为该作品是诗人遭馋被疏.闲赋郢都时期作,或是早于晚年自沉之前所作。而曹大中先生则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或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看,就反映出作者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