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6530字。上海市冠龙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2008.11
  一、阅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13分)
  (1)春天去了一大半,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使我更加惆怅。
  (2)说起白莽来,——不错,我知道的。四年之前,我曾写过一篇《             》,要将他们忘却。他们就义了已经五个年头了,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了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的年青的相貌就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像活着一样,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我前一回的文章上是猜错的,这哥哥才是徐培根,航空署长,终于和他成了殊途同归的兄弟;他却叫徐白,较普通的笔名是殷夫。
  (3)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企图给它流布的。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我所惆怅的是我简直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偶而一有,也终至于闹开,不过和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4)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的一般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              ,           ,           ,          ,是对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5)那一世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6)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一夜,鲁迅记于上海之且介亭。
  1.选文的题目是《           》,作者是       ,原名        。“四年之前,我曾写过一篇《             》,要将他们忘却。”(请在横线上写出篇目名)(4分)
  2.第(2)段中划线部分是对白莽出狱情形的描写,这样描写目的是___________    _。(2分)
  3.将第(4)段的空格处补充完整。并且简析这句话的含义。(4分)
  4.联系全文,谈谈选文第(5)段有何含义?(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5~9题。(11分)
  于丹:我到孔子故里来谢师
  (1)依然是利落的短发,依然是谦和的微笑,没有像影视明星那样戴着墨镜,没有像带着保镖那样的前呼后拥,于丹走出济南遥墙机场大厅时,收获的是一大堆鲜花和笑容。
  ……
  (2)昨(19日,编注:2007年04月19日)晚10时20分,著名学者于丹来到济南,今日做客“齐鲁讲坛”。本报记者第一时间与于丹面对面,下面是整理后的访谈录——
  (3)记者:听说你出生在青岛?
  (4)于丹:不对。是我妈妈生在青岛,但她也不是山东人。不过山东人给我印象很好。
  (5)记者:这次你是第一次到曲阜来吗?
  (6)于丹:我来过多次,你想啊,我是搞古典文学研究的,哪能不来孔子故里啊!
  (7)记者:不过,前几次来跟这次肯定不一样,那时大家都还没关注你,现在听说你要来,就包围你了。
  (8)于丹:其实,我喜欢朴素从容的生活。我不希望放大个人的符号。当然,每次到曲阜肯定感受是不一样的,不单单是一种游览,而是随着年龄、阅历、心境的变化而变化。
  (9)记者:这次到曲阜来讲学心情如何?
  (10)于丹:我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孔子故里来的,说实在的,我没有资格到这里来讲,准确一点说,我是来谢师的,作为一个晚生后学,要用自己的心来体会孔子和他身后留下的遗产。一部《论语》从古流传到今,它说的是圣贤之事,但其中的道理是简单而清晰的,其实真正的道理都是朴素简单,道不远人,敬而不畏,说的就是道理离我们每个人都不远。只是太多的考证和研究,让这些道理显得过于深邃了。我觉得《论语》是有温度的,它不烫手,不冷漠,略高于体温,亘古不变。所以,到孔子故里,感觉是一种敬重。
  (11)记者:你心中的孔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12)于丹:其实我对孔子的理解可能性别色彩挺少的,因为首先我觉得,孔子这个人让我很难站在一个性别视角上去看他,尽管他是一个很朴素的圣贤,但是如果他要是李太白或者苏东坡,我可以带着一个女性视角去看他们,因为他们有更多的精神的色彩、生活的色彩,但是孔子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他带着温度,但是他很少色彩。他对人很宽和,但是从色彩上来讲我感受不到多少。
  (13)我所解读的孔子不是一个我敬仰的圣贤,而是一个我爱的朴素的圣贤,这种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能穿过千古尘埃,像父母对小孩子那样教育,是最朴素道理的一个昭示者,所以我觉得,我讲的孔子的言辞是真实的,但是言辞之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的心得延伸一定有着他自己的色彩,而我不希望把我的色彩强加于观众,而只是以我的色彩,以一种爱的方式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