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2张。配有教案,约1270个字。
《绿》教案
常州市北郊中学包洁
【教学目标】
1、缘景入情,用“吟哦讽诵”法,在诵读品味中感悟作品的情韵美。
2、披情入文,用“批注式阅读”法,在字斟句酌中赏析作品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学会对本文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作有个性且精彩的批注。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写的高超技法和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吟诵——绿
1、配乐展示“绿”优美图片,赏析“绿”景,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引用一句古诗文说说所见到的景色。(个别学生回答)
2、导语:水是生命之源,滋润万物,绿是生命之根,孕育生机。当一潭绿水呈现在文学大师朱自清面前时,他又将有怎样的感触与情思呢?一起欣赏散文名篇《绿》
二、赏读——绿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文章的配乐朗读
思考:①作者看到仙岩梅雨潭潭水第一感受是什么?
②听读课文,划出文中作者对绿的饱含深情的语句。
明确:①惊诧(文眼)
②奇异、醉人(特征)
三、诵读——绿
艺术家们都喜欢用颜色符号来确定作品的感情基调,如李白就爱用大红大紫的颜色表达他慷慨、豪放的感情;而“诗鬼”李贺则倾向于用阴暗浓烈的颜色来表达他忧郁、绝望的感情。
思考:对划出的饱含作者的情感的语句该如何选择把握朗读的语气语调?
交流:色调——清新、和谐
情调——愉悦、热烈
语调——柔和、明快
小结:文中作者用绿这一主色调,显示梅雨潭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给人以明快、舒适、清新之感。因此本文格调清朗,节奏明快,洋溢着勃勃生机,充满生命活力。正表现作者勇于进取的激情,热爱生命,向往大自然、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