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080字。
  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分类例析
  整理:松滋市第四中学周志军
  2008年的高考全国卷及各省市自主命题卷共有18套语文试题,分析18套题中古代诗歌鉴赏题的特点和命题角度,可以为2009年的高考复习提供借鉴。
  一、命题特点
  1、选材范围涵盖面广视野扩大
  18套试卷中,共出现古代诗歌21首,其中唐诗5首,宋诗8首,宋词3首,元散曲3首,明诗1首,金诗1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宋领风骚,这与选修模块开设《唐诗宋词选读》吻合。但从高考考查范围来看,高考诗歌鉴赏由唐诗宋词元曲占主导地位,到近两年唐宋诗并驾齐驱,再到今年宋诗比重超过唐诗,并出现明诗、金诗。选材范围继续扩大,名家名篇相对减少,中学生不熟悉的作品比重加大,这样,既开拓了考试领域,又避开了押题的视线。
  需要指出的是,诗歌鉴赏考查的对象是一流作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流作家的一流作品,这是大趋势,估计明年仍是如此格局。有意思的是去年三套试卷中出现苏轼的作品,今年苏轼一次也未出现,而去年未出现的李白,今年却在二套试卷里露面。而王维、王安石、谢枋得等三位作家,去年在各地高考试卷里出现,今年依然考到。另外,今年安徽、江苏、湖南卷所考诗的地点都与本省相关,而江西卷所考诗的作者杨万里即为本省作家,这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说明各地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关键是检测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从体裁上看,律诗、绝句、词、散曲都有, 而律、绝是重点。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律诗7首,绝句8首,词4首,曲2首。2007年选用绝句11首,律诗6首。
  从题材上看,21首诗歌有写景诗6首(另有3首咏怀诗由眼前景而生发感慨),咏怀诗8首,咏物诗3首,怀古诗2首,送别诗2首,写景咏怀为考查重点。
  2、考查全面侧重艺术审美
  根据《考纲》的要求,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包括对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还包括对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所谓形象,指的是诗歌所描绘的,融合着诗人情感的人、景、物,包括诗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此外还指诗歌所借助的特定意象。因此,形象鉴赏的实质就是对诗歌的意象或意境的鉴赏。所谓语言,指的是诗歌语言运用上的特色,包括炼字、炼句、诗眼和音韵、节奏等方面的匠心独运之处。所谓表达技巧,包括结构方式、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几个大的方面,内容包罗万象。
  以上考点在考题中不可能宏观测试,而是细化为若干考查点,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巧妙切入设计命题。或异从文入手,或借评点设题,或是细节,或是练字,或考词眼,或抓景与情,动与静,虚与实的关系,或考查形象、意象意境的把握,或赏析各种修辞手法等等。2008年诗歌鉴赏题的考点分布比较全面。从考查来看,考查思想情感的有7套,考查艺术手法的有13套,考查内容的有8份套,考查语言的有6套,另外考查情景关系的有3套,考察形象分析的2套。考查体现新课标对鉴赏能力的核心要求“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侧重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设计命题。
  附表一:各省市试题情况一览表:
  省份 时代 体裁 作者 题目 题材 题数 分值 考查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