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500个字。
语文版九年级上课内现代文阅读汇编
《白杨礼赞》
(一)甲:①那是。②它的干③它的。④它的⑤它的⑥这是⑦哪怕
乙:让那些-----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选择甲段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
A、①②| ③④⑤| ⑥⑦B、①| ②③④⑤| ⑥⑦
C. ①②③| ④⑤| ⑥⑦D. ①| ②③④⑤⑥| ⑦
2、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白杨树外形美的? 写白杨树外形的目的是什么?
1、 甲文中有些地方写白杨树的内在美,请在选文中选出能体现白杨树内在美的词语,
4、甲文中第①句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乙文运用的是什么写法?其作用是什么?
6、 如果把“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句中的“虽”“却”
两字去掉,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案】1、B2、干、枝、叶、皮。为下文由树及人,点明象征意义作了很好的铺垫。3.倔强挺立、努力向上、不折不挠4. 拟人,总写白杨树外形美5. 对比将白杨树和楠木对比,表达了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鄙弃之情,突出对白杨树的赞美,深化了主题6表达效果不好,因为原句将环境恶劣与白杨树的顽强生命力做对照,更能突出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精神。去掉“虽”“却”两字后,减弱了这种效果。
(二)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力求上进的精神。2008
1、选文采用了什么写法?(至少说出两个)
2、联系当时的社会形势,具体阐释白杨树象征的华北平原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
3、你如何评价茅盾先生这种直抒胸臆的写法?
【答案】1、欲扬先抑,反问加排比,层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展开联想,由赞美树到赞美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托物言志。2、日寇肆无忌惮地向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3、好,语言铿锵有力,感情强烈浓重,富有感染力。(或不好,读者品味想象的空间少,少了含蓄蕴藉之美。)
(三)阅读《白杨礼赞》第7段,完成下列各题。
1.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3.这一部分中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答案】1.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2.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3.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人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囚绿记》
(一)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
2.选文第一句提到的“一种自私的念头”,还可以用文中的另一个词语进行更形象、更
贴切、更简练的表述,那个词语是 。
3.第④段开头的“柔绿”和“嫩黄”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4.划线句子中,“我的计划”指什么?“不得不变更”的原因是什么?
5.用“ ”在选文中画出两处能表现常春藤性格的语句。
6.选文中的青藤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7.“我”心里把青藤当作了“绿友”,而实际上它成为了“我”的“绿囚”。请思考并
回答:怎样对待朋友,才是真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