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20字。
  《近体诗六首》教学设计
  浙江省长兴金陵高级中学    俞   群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思想,通过诵读感受近体诗韵律。
  2、通过关键字领悟诗情。通过意象品味意境,感知诗歌的抒情方式,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术语。
  3、领会诗中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关键字、意象入手理解诗情,理解诗人不同的风格。 
  难点:掌握鉴赏方法,培养鉴赏能力。
  设计理念:
  《近体诗六首》选用了五首唐诗,一首宋诗;五首律诗,一首绝句。诗情、诗风各不相同。学习《近体诗六首》,培养学生学近体诗的兴趣,能从关键字入手领悟诗情。能让学生懂得从意象入手去品意境,感受诗人心境;掌握一定的鉴赏古诗词方法,进行鉴赏练习。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初中已经背诵积累了一定量的诗词。对绝句、律诗的不同格律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诗词鉴赏的方法掌握不多,对诗词的感受往往停留在模糊,可意会而无法言说的状态。因此,引导学生如何在背诵的基础上,使他们能在教师讲析之前大胆地说出自己对诗的感受,能在学习之后用恰当的术语对诗作一定的评价。消除他们对诗歌认识的混沌感,对诗歌鉴赏的恐惧感,是学习《近体诗六首》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
  1、从背诵入手,在背的基础上,感受近体诗的韵律,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
  2、抓诗歌鉴赏的切入点,通过对四首含“空”字的近体诗的“空”字的解析,感受不同的诗情,结合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炼字题的要求,掌握分析诗歌诗眼的方法,明确答题要领。
  3、掌握诗歌鉴赏流程,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感受心境。了解古诗常采用的借景抒情的方式。结合高考诗歌鉴赏提题中意象、意境题的要求,了解一些鉴赏术语,进行鉴赏练习。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诗人简介,诗情简介,诗歌背诵
  一、诗人简介
  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其田园诗多表现隐居田园之乐,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诗歌被后代称作“诗史”。他被尊称为“诗圣”。。
  刘禹锡:字梦得, 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最能表现其特色的是爱情诗,典丽精工、意境朦胧。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二、简介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2、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3、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行,抒发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4、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5、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