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10个字。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梳理、区分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章大意。
  2.在反复诵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了解人心向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梳理、区分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工具书和网络查找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和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来学习《曹刿论战》,这篇文章选自《左传》,“论”的是齐鲁长勺之战,请两位同学分别把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和战争的背景加以简单的介绍。
  (学生介绍完后,教师加以简单的补充,可以用多媒体呈现)
  1.《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2.战争背景: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二、听范读,正字音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用笔标注生字字音。
  2.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重点字字音,提示学生引起注意。
  曹刿(guì)   又何间(jiàn)焉    肉食者鄙(bǐ)
  牺牲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登轼(shì)而望之
  吾视其辙(zhé)乱 夫(fú)战,勇气也   望其旗靡(mǐ)
  3.学生分组练习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句读、语调。
  三、读课文,释词义
  1.找三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先由学生纠正字音、句读,学生仍把握不准的由教师纠正,教师主要纠正学生的语调。例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