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宜昌市2004年语文中考仿真模拟试题
(形式:开卷 时限:150 分 满分:120分)
作者:湖北宜昌第十五中学 李明春 邮编 443001 电话 0717—8635914
第一部分书写(4分)
一  1、中考是你初中学习生活的最后驿站,蓦然回首,三年辛酸与甘苦依然历历在目,今天即将挥手而去,怎能曳住你激动的思绪,请你用最漂亮的书法最美的文字,对已逝的三年写几句话好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30字以内)
  【友情提示】此题根据所写文字和整个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面的答题文字也要认真书写。
第二部分阅读(46分)
二、阅读下边文言文《三游洞序》(有删减),然后答题。(共5小题,计10分)
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①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②再次见(树、草等等)     ,     ; 其妙者,     ,     。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相关链接〗相传,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调任途中,与弟弟白行简和好友元稹三人相会于夷陵,寻幽探胜,在长江岸边的石壁上发现了这个洞,他们酒酣兴浓,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进京赴试,途经夷陵,慕名至此洞一游,并赋诗遣兴以记其事,此即“    ”。
  2、文中①句写发现三游洞时的情形酷似陶渊明笔下“武陵人”发现“桃花源”时的情形,只是所见景致不同,你还记得“武陵人”见到的“桃花源”优美的自然景观吗?(用原文作答)(2分)
3、请根据前文句式,把②句横线上空缺处补充完整。可文言,可白话,可文白夹杂。(2分)
4、“〖相关链接〗”的末尾处“    ”应填入几个什么字?(2分)
5、假若时值“三峡国际旅游节”,为了推销地方旅游经济,请你为身边最熟悉的旅游景区写一句广告词。(20字以内)(2分)
6、三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请你再写出一位与三峡有关的古代名人,并简述他(她)的主要事迹!(2分)
三、阅读《调虎离山戏虎甲》,然后答题。(共5小题,计11分)
调虎离山戏虎甲
  ⑴虎甲体呈金绿色、赤铜色或灰色,并带有黄色的斑纹。头宽大,复眼突出。有三对细长的胸足,行动敏捷而灵活。虎甲也是肉食性,常在山区道路或沙地上活动,能低飞捕食小虫。有时静息路面,当人们步行在路上时,虎甲总是距行人前面三五米,头朝行人。当行人向它走近时,它又低飞后退,仍头朝行人,好像在跟人们闹着玩。因它总是挡在行人前面,故有“拦路虎”之称。世界已知约2000种,我国有100余种,常见的有中华虎甲Cicindela chinensis De Geer等。
  ⑵虎甲成虫长得虽很漂亮,但它的幼虫——骆驼虫却十分丑陋。而骆驼虫奇特的自卫方法却能让我们旱地钓“鱼”,戏弄虎甲。人们去池塘或河流中钓鱼,既是一种消遣娱乐,又可得到收获,还能锻炼耐性,陶冶情操。小孩子们却不能去,因为太危险,万一不小心掉到水里可就麻烦了。那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