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8道题,约6290个字。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2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门楣倒霉媒体春光明媚
  B.咫尺旗帜滞留无可置疑
  C.滑稽畸型羁绊汲取经验
  D.伫立铸造贮蓄青春永驻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这里盛产优质雪花梨,可以就地取才办一个水果加工厂。
  B. 当遇到重大问题需要他拿主意的时候,他反倒迟疑不绝了。
  C. 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D. 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3.下面说话得体的的一项是()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
  B.当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没空!”
  C.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D.当你骑车碰了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B.在优裕的家庭里,子女一切得来容易,所以难以与长辈沟通。
  C.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D.宁静的夏夜,明月高悬,我们在树下听故事。
  5.下面对课文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描述了大家认真而凝重地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景,表达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精神。这篇文章也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热爱自己国家的语言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每个人都应该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作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幅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6.下面是福州西湖李纲祠联的上联,其下联应是()
  上联:进退一身关社稷
  A.三眼能观天下事
  B.一鞭惊醒世间人
  C.英灵千古镇湖山
  D.湖光山色照我心
  7.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B.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他参加了工业建设和边防战线的斗争,并且入了党。
  C.格列佛回家后五个月,受聘为“冒险家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囚禁了几个月,然后放逐到“慧骃国”。
  D. 《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他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其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晁盖智取生辰纲、李逵大闹飞云浦等故事引人入胜。
  8.朗读下面句子,句中语音或语意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虽千里/不敢易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万钟于我/何加焉
  9.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未若柳絮因风起(比不上)  俟其欣悦(等到)-
  B.緼袍敝衣(穿着旧棉袄、破衣服)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执策而临之(鞭子)
  C.无案牍之劳形(使……感到劳累)晓雾将歇(消散) 意暇甚(神情)
  D.回清倒影(水清)u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选贤与能(和)
  10.下面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余闻之也久。
  译文:我听说这件事也已经很久了。
  B.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译文:吴广故意屡次扬言要逃走,愤怒的将尉,命令责辱吴广。,~l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译文:常常假装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书。9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之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