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40字。
  高二语文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 
  《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 
  文昌中学 闵祥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4、继续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趣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理、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语: 
  一段春江,一处风月,就那么静静的躺在唐诗之中,一千多年过去了,它默默地等待我们的到来,等待我们的感知。如果你的微笑里有春江月夜的光华,有悠悠的白云,有游子思妇的幽怨缠绵……那么,面对变幻无序的人生,面对起伏不定的命运,你会有更多更好的理解,懂得从容,懂得感激。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张若虚笔下的这段春江,这轮明月的光华! 
  二、目标展示:播放课件 
  1、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2、缘景明情,赏析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4、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3、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趣,进一步提高审美和鉴赏水平。 
  三、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学生眼中的作者: 
  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张若虚? 
  生: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 
  一生补充:曾任兖州兵曹。靠一首《春江花月夜》而成就美名,闻一多评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师: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成就千古美名。他是成功的,也是幸运的!好,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幸运诗人的成功之作,被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称为“孤篇压倒全唐”的唐代绝响,《春江花月夜》。 
  四、整体感知:播放配乐配画朗诵课件,进入诗歌意境。 
  师:大家初读这首诗就意境和情感整体而言有何见解和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生:春江月夜澄澈空明,情感低沉哀伤、惆怅无奈。 
  生:感觉意境幽美而邈远,情思清苦而不沾泪。 
  师结: 概括准确,文辞精美。 
  五、分节朗读并赏析。 
  现在我们分节朗读体会本诗融景理情于一体,优美深邃、浑然天成的意境美。 
  1、齐读: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师导:我们知道意象是融合了人类情感的物象,而这首诗又是怎样整合这些意象 
  来展现怎样的诗的优美意境的呢?  
  生:在诗人的眼里,初月是明媚的,高月是皎洁的。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构成一副美妙的花月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