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350字。新建二中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供题:李晓保  12月11日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意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菲薄(fěi)  租赁(lìn)  长歌当哭(dàng)
  B、黯然(àn)  不惮(dān)  殒身不恤(xù)
  C、喋血(dié)  浸渍(zé)  山阿(ē) 攒射(cuán)
  D、噩耗(hào)  屠戮(lù)  洗涤(dí) 寥然(miù)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踌躇   委曲求全  不径而走  刚健质朴
  B、诧异   广有羽翼  礼尚往来  延口残喘
  C、欣然   肆无忌殚  黯然神伤  桀骜不驯
  D、和霭   阴谋鬼计  苟且偷生  流言蜚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_________,也是他作为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__________.
  ②火箭渐渐变成一个亮点,穿出大气层,在人们的_______中消失。
  ③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书,居然附有占满两页纸的___________表,这可真令人深思。
  A、写照  体现 视觉 勘误  B、写照  体现 视野 勘误
  C、体现  写照 视野 刊误  D、体现  写照 视觉 刊误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不掌握点和线的理论就不懂得平面的知识,不掌握平面的理论就不懂得立体的知识,学习几何就得按部就班,由浅入深。
  B、她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日耳闻目睹,多方接触,所以她也爱好音乐。
  C、法国大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接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描述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D、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未能去下关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失约,我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未能忘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谁也没有想到他会犯这样大的 错误;当然,我们对于他的问题,不能草率处理。
  B、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应该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生命才有意义。
  C、去年,车间在没有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我们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不仅完成了生产计划,而且还支援了兄弟车间。
  D、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裕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作用。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B、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C、中国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籽、饲料和工业用粮。
  D、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目前,我国 “煤变石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之中。也许有人会问,煤和石油,一个是黑乎乎的固体,一个是油亮亮的液体,两者从形态上看似乎并无相同之处,为什么要将煤转化为石油?转化又是怎样实现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越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是由于古植物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同。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量及供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虽然“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基于这样一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煤的间接液化过程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制取原料气。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第二步进行催化反应。将制取的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早些时候,国外有一家公司曾经研制出一种成分为铁、硅、钾、铜的产效比较高的催化剂,其所得化合物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