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5710个字。
洮南市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查
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3分)在下面空格处端正地书写名句和对联。(书写1分,1---6题每句1分,第7题2分)
1、,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2、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3、足蒸暑土气,。(白居易《观刈麦》)
4、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作。(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
。”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激情,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表达了收复河山、建功立业的理想。
6、《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所表现的思想是一致的。
7、阅读会使人的精神更加充实,在三年来的语文学习中,你已涉猎到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下面一副对联只有上联,请你补出下联,表达你的读书感受。
上联:赏美文如饮甘露
下联:
二、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者;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孟子是时期思想家,《孟子》是家经典著作。(1分)
9、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2)蹴而与之()
(3)万钟于我何加焉()(4)此之谓失其本心()
10、文章开篇关于“鱼和熊掌”的论述有何作用?
11、文中“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本可以一句话写完,可作者却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为什么?
12、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则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一问题,你是怎样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