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小题,约5930字。
2009年高考语文寒假作业最新设计:17、鉴赏诗歌语言
一、名句积累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2、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苏轼《惠山烹小龙团》
3、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9、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10、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二、鉴赏诗歌语言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
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①上片“一一风荷举”一句中“举”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
②下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的诗句简要分析这种手法的作
用。(4分)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寄诸弟
韦应物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1)总体把握全诗诗意,分别说明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在诗中的作用。(4分)
答:
(2)诗的第四句,历来被人称之为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8分)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简析“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答: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4.阅读下面这首小令,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
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1)开篇“渔灯暗”中的“暗”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2)“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这两句是怎样表现“心碎”的,请简要赏析。(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诗评家说,本诗中“放入”二字显得很有气魄,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点,请选择其中的一点作出评论。(4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从军行
刘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