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8680字。
  湖北省宜昌市“三校联合体”
  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命题学校:宜昌一中命题教师:谢兴吾姚平审题教师:邱望清
  考试时间:2009年1月11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共36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
  A.瀛洲(yíng) 羸弱(yíng)呕心沥血(ǒu) 呕哑(ōu)
  B.嫡亲(dí)  迁谪(zhé) 钿头银篦(bì) 媲美(pì)
  C.创伤(chuàng)怆然(chuàng)揠苗助长(yà )偃仰(yǎn )
  D.赠送(zèng)憎恶(zèng)雕栏玉砌(qì)沏茶(q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不止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焦燥不安  颓废色彩 否极泰来 欲盖弥彰
  B.黍离之悲  老骥伏枥 陈词烂调 成绩斐然
  C.熠熠生辉 名列前矛不名一文矫揉造作
  D.豆寇词工 命运多蹇苍海月明望风披靡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刘明信誓旦旦地讲了许多奇闻轶事,周围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B.海明威是中学生喜欢的作家,但因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对他敬而远之。
  C.秋雨湿透了衣衫,她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是没用,她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D.《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石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B、一篇文章,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C.我离开母校已经五年了,也没能回去看看,对母校的思念时常在我的脑海里翻卷。
  D、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在人才配置中市场的充分作用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B、到武汉古琴台的人,未到之时,首先会想到钟子期和俞伯牙。到了之后,首先会谈到钟子期和俞伯牙
  C、“说的太有道理了!”爸爸插话道,“古语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做这件事情就是要趁热打铁。”
  D、辛弃疾的词常多用典故。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徽州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累累硕果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尽管自然环境并不优越,但是徽州人民在历史上还是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成就。徽商在商品经济领域的巨大成功,给徽州的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观念支持。徽州文化在生产、生活各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与发展,并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注入其中,留下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如徽派建筑、民居、徽派版画、篆刻、盆景、徽砚以及徽菜等。徽州文化以自己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在各文化领域中形成了品位独具的徽州派系,如新安理学、新安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等。同时,徽州文化还孕育了无数优秀人才。在封建科场,徽州才子始终是一支强大的力量。从宋至清末,徽州进士人数累计达1900。此外,徽州还涌现了算学家程大位,经学家俞正燮、戴震,理财专家王茂荫,近代学者胡适,教育家陶行知等著名人物
  徽商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商业集团,足迹遍布天下。他们不仅给徽州带回了丰厚的物质精神财富,而且直接参与了许多地区的开发,其资金和经营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而浸润着徽州文化韵味的徽人采取主动姿态吸收四方文化成果,博采众长,发展创新,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突破,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可能。徽人多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其生活习俗、观念形态、价值取向很容易为客居地居民接受、仿效,形成一种徽客文化势力,从而扩大了徽州文化的地域外延,也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