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11720字。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度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2008.11
(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风靡/所向披靡抢购/呼天抢地鲜见/鲜廉寡耻
B发难/难兄难弟曲折/曲意逢迎记载/载歌载舞
C惊骇/言简意赅裨益/稗官野史渎职/将功赎罪
D剽悍/膘肥体壮悭吝/铿锵玫瑰馈赠/振聋发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苍桑斑斓陈词烂调通货膨胀
B肄业振撼鬼鬼崇崇病入膏肓
C慈祥寒喧脍炙人口穿流不息
D烦躁赝品为虎作伥殚精竭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陕西警方已经以刑事侦查的手段介入了久拖不决的“周老虎”真假案,华南虎照真假之谜有望在近期水落石出。
B中国古典山水诗平淡而隽永,读者透过优雅的意象想像其中的画面和情景,就能领悟意境的含英咀华和美妙深远。
C文明城市中的每一位市民也是文明的,在别人危急之时,纵然不相识也应该落井下石,主动地伸出援手帮助一把。
D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驾驶私家车出行,然而在堵车时,一队队的车辆熙熙攘攘,只能原地静静等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欧阳修《〈伶官传〉序》)本:推究
B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恨:痛恨
C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嫌:疑忌,猜忌
D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苏轼《方山子传》)稍:逐渐,渐渐
5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③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②险以远,则至者少④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6下列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桥边的老人》采用有限视角叙事,给人一种亲历感,借助侦察兵“我”的眼睛,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表现了老人在战争中失去家园的孤苦伤痛。
B《牲畜林》运用“延迟”手法给情节的发展设置障碍,小动物们一次次出场吸引德国兵的注意,朱阿每次将要开枪时都会有人出来阻止,这消解了情节上的沉重,而显得“轻逸”。
C《看不见的珍藏》塑造了一个为了生计不得不忍痛割爱亲手卖掉珍藏的老收藏家形象,他的不幸正反映了现实世界的严酷,因此,这是“德国通货膨胀时期的一个插曲”。
D《鉴赏家》是一篇典型的“散文化小说”,其特征表现为故事情节的平淡,人物刻画的写意,语言的准确、平易而雅致,犹如一幅淳朴的风俗人情画,表现一种平淡而深远的“美”。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①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瞻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