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200字。杨浦区2008学年度高三学科测试
  语文试卷
  (答案做在答题纸上)
  (满分150分钟,时间150分钟)     
  2009年1月
  一、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5分)
  一壶乾坤
  ⑴在远古时代,宜兴丁蜀一带,人们耕作之余,取山间陶土,制作缸瓮碗罐。生活平淡简朴。一日,村里来了一位云游僧人,边走边喊道:“卖富贵土,卖富贵土!”人们不知究竟。几位长者觉得奇怪,便跟随其后。走到一个拐弯处,异僧不见了,天边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老人们忽见有几个土坑,里面全是五颜六色的泥土。老人们就把这些奇妙的五色土带回村里,捣炼烧制,竟出现五彩缤纷的色彩效果。于是,一种独有的紫砂陶,雄踞一方。
  ⑵在西方,陶瓷工业高度发达国家,都没法生产出紫砂泥。我国地大物博,红色陶土分布极广,但所产陶土矿物组成、化学组成与宜兴不一样,因此,把宜兴紫砂泥说成世界独有,决不言过其实。
  ⑶“女娲补天、抟土造人”,我们的祖先认为人是泥土塑造的,最后人又回归大地、化做泥土。紫砂就是大地深处的一把土,要说简单,世界上哪有比它更简单的存在呢?但就是这么一把土,不加任何东西,捏啊捏啊,就捏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千变万化的乾坤都可以装进一把壶里。紫砂从诞生那天起,就穿越沧桑风雨,塑造着不朽的东方传奇。
  ⑷紫砂泥又称岩中岩、泥中泥。其中又分红泥、紫泥、团山泥。即便是在宜兴,也只有丁蜀镇郊黄龙山中的甲泥矿层里才能找到。紫砂,贵在有“砂”,那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独特材质。由于这种“砂”的作用,烧成后的紫砂壶外观,便会呈现出远比一般陶泥黏土丰富得多的肌理效果,它透气性好、盖不夺香而无熟汤气。一经泡养和把玩,“火气”尽消,其“水色”和韵味,可与玉器媲美。它那独特的肌理之美,更是世界上任何陶瓷材料都无法比拟的。              
  ⑸紫砂矿土从岩中取出,质坚如石;几个月日晒雨淋,渐渐风化,状如粉末。需经长期陈腐伏土,方能褪去火气,这样的过程就像储藏老酒,时间越长,酒越醇香。生泥变成熟泥的工艺流程,经过千百年的经验积累,更是自成体系,各怀绝招。
  ⑹为什么紫砂艺术只属于宜兴呢?除了地理地质上的天然优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宜兴有几千年的制陶史。早在新石器时期,宜兴的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烧造原始的陶器。长期积累的成型工艺和紫砂壶的诞生,都是一脉相承的。
  ⑺紫砂乾坤千奇百妍,历代艺人以巧夺天工之技,将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出神入化,演变出千万般英姿与风情。其造型完全用手工拍打身筒,或泥片镶接成型,成为世界造型一绝。其间又通过变形与装饰,彰显其斑斓多姿的风貌。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⑻成型的紫砂壶坯,要放进窑里烧成。这也是一门天大的学问。在丁蜀镇的前墅村,我们见到了一座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老龙窑。时间越过了千年。如今的陶都,龙窑只是作为一座活文物而存在着。窑的变革让应运而生的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电窑在以后的岁月里大放异彩。
  ⑼终于,一把承载了紫砂艺人和窑工血汗,经过了千锤百炼的紫砂壶出品了。那么,我们如何来鉴定它的优劣呢?
  ⑽鉴别一把壶的好坏,首先看它的造型,要神形兼备。其次要试一下实用功能。泡绿茶宜选扁形口大的壶,这样散热快,不易变色;泡红茶宜选高形小口壶,经沸水冲泡后茶汤色香浓。还要看端把是否提握方便,壶嘴出水是否流畅,口盖是否严密。第三要看色泽肌理效果,听其音质。一把好壶的音质是很清脆的,有金属的质感;然后再看制作的精致程度,壶的表面应该光洁圆润、线条流畅、底部平整,刻画周到;最后要看印章,名家的壶,印章十分讲究,有一整套印章分别盖在壶底、壶把、壶盖内,大小相宜,还配有签名证书、作品照片等,有的在壶上某个部位做了暗号。总之,每个作者都有他自身的防伪方式。
  ⑾如果说,神奇的传说只是人们把朴素的心愿附丽于想象的翅膀,那么,紫砂陶的发现和由此焕发的巨大魅力,却让世界记住了宜兴。“陶都”的美誉让宜兴一路风尘,从历史的深处走来。紫砂壶的缘起和勃兴,则一直可以追溯到宋代和明代。
  ⑿宜兴民间,保存着一件出自北宋年间的紫砂器。从造型看它非常粗拙,然而已经隐现出古代工匠的智慧;窑火的冶炼技术虽不成熟,但它已经彰显出紫砂壶的雏形。它泡茶不走味,储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取暖不烫手。色泽光润古雅,茶汤纯郁芳馨;风格超凡脱俗,意韵深厚沉郁。风雅文人、达官名宦趋之若鹜,几与金玉同价。
  ⒀宋代,宜兴已经是一个逾万户的都市。苏东坡与宜兴有着天然的缘分。官可以不做,甚至文章可以不写,而阳羡茶却不能不喝。他在蜀山脚下讲学,提倡“饮茶三绝”,即茶须阳羡茶,水要金沙泉,壶须紫砂壶。后来宜兴人喜欢用一种叫“东坡提梁壶”的款式,上镌“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之句。尽管东坡时代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壶,但这里的人都愿意相信,东坡正是有了三绝之宝,才感叹一声:“从此买田阳羡、种橘品茶而吾将老矣。”
  ⒁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大概没有不喜欢茶与紫砂壶的。明代以后,社会风习受新儒学的影响,平淡娴雅、质朴温厚已成为一种时尚。紫砂壶的敦厚内敛、古雅蕴藉,甚合文人心意。他们感叹于这里的溪山风流、茶陶仙洲。有一句流传千古的禅林法语只有三个字:“吃茶去”,那是叫人把缠绕于心的世间烦恼抛却一边,以空虚清明的心境去过一种清淡无为的生活。
  ⒂布衣百姓没那么多讲究,但茶还是被郑重地排在柴米油盐之后。江南乡镇的小巷深处,一年四季都飘着茶香;鼎沸闹市、寻常巷陌的老茶馆更是星罗棋布。无论时代兴衰、王朝变更,壶中沸水依然滚,茶里言语扑面香。许多人把生命里的宝贵年华留在了一壶茶里,泡老了悠悠岁月,恍惚了百年人生。那一排排黑苍的紫砂老壶已经记不清侍候了几代茶客,温暖了多少从风雪驿道而来的寒士,抚慰了多少潦倒失意的心灵,承载了多少普通人的欢愉和惆怅;垒起七星灶,砂壶煮三江;一个砂壶四个杯,风清月朗美紫砂。
  1.文章第1段具有神话的意味,其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2.文章从整体上看,共写了三部分内容,它们是:
  一.写                 ;二.写  紫砂壶       ;三.写                     (2分)
  3.对文章内容判断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由紫砂到紫砂壶是一个由简单到神奇的过程。
  B.紫砂壶的肌理之美在于其中“砂”的作用。
  C.紫砂壶历史悠久,诞生于新石器时代。
  D.文中提到苏轼的“三绝”是为了体现文人的风雅情趣。
  E.文人喜欢紫砂壶与壶的品质有关。
  F.茶与壶已经融入到百姓的悲欢人生之中。
  4.请在下列表格的空格中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语言特点             作用
  第⑽段 平实、晓畅,条理清楚。
  第⒂段  形象地表现了紫砂壶所蕴含的人文情感。
  5.《一壶乾坤》中的“乾坤”在文中具体指:(2分)
  ⑴                                                                   
  ⑵                                                                   
  (二)阅读下文,完成6—12题。(22分)             
  ①当船靠近安渡坊时,仿佛时光倒转千年。真的是你吗?水雾似白纱轻笼一袭淡淡的墨色,温婉、凝重如一位古典美女从小巷深处款款而来;古桥、水阁、马头墙,于水中脱颖而出,将你丽而不媚的美,演绎到了极致。没有市声的喧哗和尘嚣的干扰,也没有浓妆艳抹的装饰,无论世事怎样变换更迭,你似乎都那么怡然自得,静如清水。你的灵秀,你的个性不用精绘细描,在初识的那一刻都会过目难忘,岂是一个墨字能刻出的姿色,一个水字便能解尽的神容?!
  ②梦里寻你千百度。虽然时过深秋,心仪已久的我也无法抵御你江南古镇的诱惑。朦胧之中有点平凡有点古朴,既看不到名川大山的雄健奇伟,也觅不见帝苑宫阙的皇家气派。然而,灿烂的文化总与古老的历史结缘。唐代银杏宛在,六朝胜迹犹存,还有文学大师的一缕浓重乡音……1300多年的时空转换,有内涵、有背景、有文化的积淀,不正是你底蕴深厚的魅力吗?
  ③你是水做的,水给你带来了独特的景致及文化的兼容。南北通达的大运河在这里轻轻地折出一个旋,打了一个结,便多情地搂住一片明清古建筑;水,冲击平原,湖沼多淤泥积土,古地脉坟起高于四旷,色深黛而肥沃,便天造地设地成就了你的名字。一个并不怎么诗意反而有点太写实的名字,却宛若一壶香酽的茶,要细品,一杯醇酿,须慢酌。
  ④伫立在苍老的石拱桥上,那纡回折曲,仿佛没有尽头的水,昭示着岁月的悠久,世事沧桑;两岸屋檐倒影,入河而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