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小题,约6610字。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亲爱的同学, 这份考卷将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 记录你的智慧与收获。 相信自己吧! 相信你独特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 富有创意的表达一定是最棒的!
一、语文积累(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洨河(jiāo) 荒谬(miù) 震悚(sǒng) 洗濯(zhuó)
B、额枋(fāng) 鎏金(liú) 蟾蜍(yú) 罗绮(qǐ)
C、潮汐(xī) 蹒跚(shān) 案牍(dǔ) 决眦(zì)
D、亵渎(xiè) 箬篷(ruò) 藻荇(xìng) 飞漱(sù)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因地治宜 深不可测 张惶失措 不折不扣
B、五彩斑斓 不可明状 衰草连天 物竟天择
C、锐不可当 惟妙惟俏 周尔复始 相安无事
D、臭名昭著 草长莺飞 触目伤怀 充耳不闻
3、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B、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煞它风景:破坏了一个地方的风景。)
C、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转弯抹角: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D、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惶恐:惊慌害怕。)
4、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新年的钟声雄浑激越,响彻天宇。钟声召唤着天边那新年的第一抹红霞,钟声歌唱着神州大地又一个灿烂的春天, 。
A.我们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
B.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
C.我们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
D.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B、中央电视台将焦点对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呼唤社会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关注。
C、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使人们学会欣赏,学会创造。
D、在转基因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消费者应谨慎食用转基因食品。
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冰心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它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B.善于说故事,善于塑造人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是《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三大成功之处。
C、武松是《水浒》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行侠仗义,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都是他的壮举。
D、《童年》的作者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外祖母给了他巨大的影响。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若添字、漏字,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 ,铁马冰河入梦来。
(2)晨兴理荒秽, 。
(3)在人生中,有境遇看似无望却忽逢转机便豁然开朗的情形,这种情形正契合了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一句。
(4)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与此意境相似的两句诗“ , ”。
(5)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 , 。
二、语文综合运用(8~9小题,共6分)
8、晚会帷幕徐徐拉开,女主持人姿态优美地步出舞台,不小心跌倒在地,观众哗然。此时,女主持人从容站起,神态自若地说了一句话,场内立刻掌声四起。
上面具体场合中女主持人所说的一句话应该是 。(3分)
9、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得出的结论。(3分)
材料一:某经济学家讲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一家修车店,第二个来此的犹太人定会开一家饮食店。但中国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家修车店,则第二个来此的中国人开的往往也是修车店。
材料二:瑞典有位精明的商人开办了一家“填空档公司”专门生产、销售在市场上断档脱销的商品,做独门生意。德国有一个“怪缺商店”经营的商品在市场上很难买到,如:六指手套、缺一只袖口的上衣、驼背者需要的睡衣等,因为是填空档,一段时间不会有竞争对手。
材料三:一个人参加钓鱼比赛,结果他去晚了,没来得及报上名,结果他在比赛前一天晚上挖了大量的蚯蚓赚了很多钱。
所得结论:
三、阅读(10~24小题,共44分)
(一)(10—14题 共12分)
(甲)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