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9360字。
安徽省安庆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调研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题号 四 五 总分
得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森林是能帮助吸收人类排放的、其数量呈螺旋式上升的二氧化碳的“救星”,是人类的一张“免交罚款出狱卡”。这一美好愿望,又有一大半寄托在热带雨林——所谓“地球之肺”上。因为曾有研究表明,空气中增多的二氧化碳能使热带雨林中的树木生长加快,从而将多余的二氧化碳封闭于树木或覆盖土壤的其他植被之内。
然而,科学家对巴罗科罗拉多岛上的森林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上述想法未免过于乐观和天真。科学家发现,树木的生长开始变得更为缓慢——这是它们的成长开始受损于气候变化的一个迹象。因此,科学家指出:别指望靠林未来吸收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森林树木自身的麻烦就已经够它们受的了。“树木将有助于吸收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观点,已流行了数十年。上世纪60年代初,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步上升,从而第一次引起人类关注的时候,科研人员曾推测,全球植物将以从大气中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的方式,对气象变化作出反应。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试验似乎也证明了这种论断——培育在被泵入比正常大气中更多二氧化碳的容器舱内的试验植物,其生长速度要比正常的植物快40%。到1995年,这一观点更加风行。当时有科学家报告说,在对亚马孙雨林中的一块面积为1平方公里的森林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观测后,他们发现,当空气流经这片森林上方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似乎明显减少了。他们还进一步推算出,整个亚马孙雨林的面积高达600万平方公里,如果每平方公里热带雨林一年内能吸入100吨二氧化碳,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是,并非所有的科学家都赞同这样的观点。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指出,测量得到的树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并不等同于其所蓄积的二氧化碳的数量。的确,树木在生长时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同时树木在为获取能量而呼吸的过程中,也向大气排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事实上,一片不断摄入碳元素的森林,只能将其通过光合作用吸入的碳元素中的极少部分贮存起来。与此同时,还有科学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使得雨林树木生长速率变慢。科学家在巴罗科罗拉多岛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20年间,树木的生长速率比以往变慢了-25%。而在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中,在过去的10年间,树木的生长速率也放缓了25%。而幼树或树苗的生长速率的下降更为惊人。这可能意味着,除了其他原因之外,气候变化已经损害了热带雨林蓄积碳元素的能力。
(选自(大自然探索)2008年第6期)
1.下列各项中,关于“森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能大量贮存人类排放的、数量呈螺旋式上升的二氧化碳。
B.科学家已发现气候变化可能损害了热带雨林蓄积碳元素能力从而影响其生长率。
C.上世纪60年代初科研人员已经推测证明森林可以从大气中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D.巴罗科罗拉多岛上的森林已经被科学家证明根本不能吸收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画线句成立依据的一项是( )
A.研究表明热带雨林能将多余的二氧化碳封闭于树木或覆盖土壤的其他植被之内。
B.在含有更多二氧化碳的容器舱内的试验植物其生长速度要比正常的植物快40%。
C.空气流经亚马孙雨林中一块面积为1平方公里的森林上方时二氧化碳明显减少。
D.不断摄入碳元素的森林只能将通过光合作用吸入的碳元素中的极少部分贮存起来。
3.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流行数十年的树木将有助于吸收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观点不完全正确。
B.科学家研究巴罗科罗拉多岛森林发现树木生长缓慢唯一原因是气候变化。
C.科学家指出现在地球上的林木已经永远无法吸收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
D.事实已经证明把热带雨林看成“地球之肺”完全是人类天真错误的
得分 评卷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其中4—6题每小题3分。
陆赞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赞往谒之。镒初不甚知,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及辞,遗贽钱百万,曰:“愿备太夫人一日之膳。”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不承君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