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10字。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冲刺2009诗词鉴赏之意境专题
  [点击考点]
  所谓“意境”,旧时诗论家也称“境界”,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正如王国维所说的:“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宋元戏曲史》)意境是诗的灵魂,诗的生命,是诗歌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即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境”即所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
  常见的诗歌意境有:(!)雄奇阔大,如曹操的《观沧海》,写景雄奇壮美,抒情奔腾震荡;(2)苍凉悲壮,如李白的《关山月》,写景峻拔萧疏,抒情慷慨悲凉;(3)深邃沉郁,如杜甫的《登高》,沉郁顿挫,曲回郁结;(4)闲适淡泊,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寂幽趣,远尘避世;(5)凄婉幽伤,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哀伤凄冷,如泣如诉;(6)清新飘逸,如杨万里的《小池》,生动活泼,细致素雅。
  [考题回放]
  一、[2007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事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曲的对照理解,涉及对典故的判断和理解,对诗歌意境、主题和语言艺术的理解鉴赏能力。
  [答案]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二、[2007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独坐(节选)(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解析](1)本题考查意象意境的分析,注意要求是“具体说明”。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2)本题考查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应抓住意象特征,分析创设的意境氛围。注意要求是“简要分析”。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