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500字 江苏省各地区和部分名校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及最新模拟试卷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整理人:lyphm001
  江苏省南通市2009届高考语文第二次调研试卷(期末考试)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重返经典阅读之乡
  声讯时代,大多数人追求的是流行阅读,快餐式阅读。这些阅读使我们获得的是感官上的轻松,表层上的享乐,而不可能进入大脑,沉淀于心。有许多人已经看到了,流行阅读只能使人们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真正的文学和文学阅读,都应该是进入一种境界,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和本能化的交流。即如目前被宣扬得沸沸扬扬的“网络文学”,其实大多数并没有给我们的社会和人生带来什么严肃和深刻的思考,而只是一些私人话语的无序展示和群体语境的重复交流。那种网络文学必将取代传意义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的说法,只是声讯时代的一个神话。
  事实的确是,声讯时代的大部分与流行、时尚相关的阅读,都与精神、灵魂、思想、哲学、生命、本质等等无关,甚至背道而驰。对我们来说,这同样是一场“瘟疫”。
  总之,我们的文学在这个时代面临着危机。每一个有点文学修养和文学良知的人其实都感了这种危机。
  文学其实正在远离文学。
  当所有的文学成了“速成”的东西,也就同时决定了它“速朽”的命运。
  惟一的抵抗方式,就是应该重返经典阅读之乡,应该“重读经典”。
  苏联曾经是一个充满书香的国度。据说,不同的年代里(即使是战争期间),人们从未放弃经典阅读,甚至集体农庄的农妇,都可以为你背上一段普希金的诗或契诃夫的剧本台词。国民素质一直很高。然而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后,这么好的阅读传统在苏联却日趋式微了。流行阅读代替了经典阅读。结果是,人们的精神状态日趋萎靡,社会风气急剧败坏,到最后,整个国家也解体了。有识之士总结说,毫无办法,这是必然的结果,意料之中的事儿。流行阅读提供给人的东西,哪能和普希金、果戈理们提供给他们的精神养料相比呢那是一种天壤之别!
  美国人是聪明的。他们也许正是从俄罗斯的经历中得到了启发,引起了警惕,所以他们这些年一直在倡导阅读经典。我从一份资料上看到,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学生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当然,在这种经典阅读的同时,他们也并不排斥对流行阅读和声讯、光影的亲和。但亲和之中他们却有了一种“抗体”,提高了他们对“美”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接受能力。
  我们当然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必须尽快地重返经典阅读之乡。
  只有从经典阅读中,我们才能获得一种抗体,抵御“瘟疫”。
  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声讯时代,大多数人追求的是流行阅读、快餐式阅读,经典的阅读已呈现逐渐被时尚的阅读所替代的趋势。
  B.“瘟疫”是指时尚阅读和流行阅读如果完全代替了经典阅读,人们的精神状态就会日趋萎靡,社会风气就会急剧败坏。
  C.“网络文学”并不能给社会和人生带来什么严肃和深刻的思考,因此在阅读时应加以排斥。
  D.广泛阅读经典作品,能够让人获得精神养料的滋养,不断陶冶情操和透亮内心,获得生活的智慧与思想。
  16.请说说你对“当所有的文学成了‘速成’的东西,也就同时决定了它‘速朽’的命运”这句话的理解。(6分)
  17.请分析作者列举苏联和美国对待经典阅读不同做法的作用。(6分)
  六、选做题:甲、论述类文本(15分)
  15.(3分)C(C项表述太武断,文中并不要求排斥)
  16.(6分)当文学与精神、灵魂、思想、哲学等无关,甚至背道而驰,当经典阅读成为快餐式阅读的时候,人们只能获得感官上的轻松、表层上的享乐(2分),面不能对社会和人生作严肃和深刻的思考(2分)。那它也就缺少存在的价值,必然会迅速消亡(2分)。
  17.(6分)文章将苏联因不重担经典阅读导致国家解体,和美国倡导经典阅读提高国民审美判断能力进行对比(2分);加深读者对“重返阅读经典”意义的理解(2分),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分)。
  江苏省泰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学期期初联考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5分)
  权利始于公民主动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缺少权利意识。“享有权利”这个破天荒的意识是随着欧风东渐、西学传入才为大家所知的。权利因为缺少本土文化资源的支持,因此,它在人们心中生根是很困难的。应该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权利意识再度觉醒,从往日的认识逐渐化为一种现实的需求,并越来越多地得到执政者的理解。然而使权利真正成为调节社会生活的“权”(秤砣),还需要执政者与民众的互动。
  如果说公民不主动争取权利,权利就是子虚乌有。而权力却是实实在在的,它处于强势,是一种社会的控制力和支配力。公共权力每天都在运行,固然这些运行是为了公众利益的、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但支配权力运行的都是个人,就难免夹带有个人利益。试想一些人为什么热衷于跑官、要官、买官?这种赤裸裸的追逐中必然有其个人利益。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在他的《权力的分析》中说:“人们追逐权力不仅是因为权力能满足个人的利益、价值或者社会观念,而且还有权力自身的缘故,因为精神的和物质的报酬存在于权力的拥有和使用之中。”可见权力自身(包括公共权力)的运作和使用就在生产着物质利益和精神报偿。
  权力还有一种自我扩张的特质,掌握权力的人可能会越权办事,特别在封建的中国,公共权力几乎囊括一切领域。严复曾说“中国帝王,下至守宰,皆以其身兼天、地、君、亲、师之众责”,这样,民众则“无尺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