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字。
满井游记
师:如果说《小石潭记》以“小”为美,《岳阳楼记》以“大”为美,那么同学们认为《满井游记》以什么为美呢?
(生自由朗读,独立思考)
生:以“淡”为美,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春意还不是很浓。
师: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江南的初春。北方的初春还更淡雅更含蓄一些。
【自评:此处点评引用了诗句,还算恰当。】
生:以“细”为美,作者写细节很到位。
师:细到了——请举一个原句回答
生:土膏微润
师:这四个字细在——
生:微
师:作者的观察和感受都非常细腻啊!为何是“微润”,而不是“湿润”?
生:冬天刚过,雨水还不是很多,空气有点儿湿润了,但还比较干燥。
师:好!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空气正在从干燥变为湿润。杜甫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满井游记中,知时节的好雨,还正在路上呢!北京距离“花重锦官城”应该还远。
【自评:学生的回答比较笼统,教师要有“不放弃”的精神,追问,再追问。落实到“微”字之后,学生才算真正走近了文本。】
生:以“初”为美。
师:我能够体味到你的意思,但是,“初”这个词语一般不单用,它一般和其它词语组合在一起用。你能够换一个词语表达同样的意思吗?
生:新。
师:好!非常聪明!
生:以“澈”为美。
师:“澈”也是不单用,我也能够体会你的感受,换一个词语,努力把“澈”的意思表达出来。
生:净。
师:好!春天是干干净净的春天,是清澈透明的春天。
【自评:学生的感悟有独到之处,但是表达上不准确。这里不适合大讲单音节多音节词的概念,教师稍作引导,帮助鼓励学生用“替换法”来自己完善自己的想法。效果挺好的!】
(学生先后说出了很多答案,比如:乐、劲、媚、喜、繁、静、闲、痴、和、意、纯、醒、变……)
师:太多了,都很精辟,我们从任何一个词语探讨下去,都可能吃透文本。但现在同学们做个归纳,你觉得这些词语可以怎么分类?
生:有的很抽象,有的很具体。比如“喜、痴、闲”等就比较抽象,而“静、媚、变”等就比较具体。
生:有的是从眼睛看到的,有的是由心灵感受到的。
生:我觉得它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形”,注重的是景物的描绘,一类是“情”,注重的是感情的抒发,一类是“神”,注重的是神韵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