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古诗词鉴赏题复习策略指导之撷萃
分类:
语文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44 KB
评级:
时间:
2009/2/14 12:23:49
下载:
本月:1 总计:41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8740字。古诗词鉴赏题复习策略指导之撷萃
古诗词鉴赏题在高考试卷中的地位已不可或缺。所以,提高古诗词阅读积累的数量,探索鉴赏分析的路径,提高阅读解题的能力,已成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了。
普通中学学生对古诗词鉴赏题尤为畏惧。如何提高鉴赏和答题的能力,有无相对的化难为易的方法可供复习指导?这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琢磨的问题。通过对近年来高考的全国卷、上海卷、北京卷中古诗词阅读鉴赏题的研究,我觉得学生在诵读诗词的基础上,进行鉴赏解题时,下列五点是可以作为解题策略,加以指导的。
一、 逐句理解,整体把握。
看到一首古代诗词,首先要读懂它。但要读懂,又并非易事。怎么办?我们应教会学生首先去逐句理解诗句含义,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对全诗整体上的理解把握。那么通过什么去理解诗句的含义呢?这里首先要明确诗歌都是通过意象来表情达意的特点,写景诗“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说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都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的。感悟诗也如此。人对自己命运、人生活动、价值、意义的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都应该通过物象的描写来表达出来,绝不能直白地来说理,直白地说理那就不叫诗,最多只能说是劣等的诗歌。
我们且以朱熹的二首《观书有感》为例,来看看如何正确理解诗意的。
第一首诗初读,只觉得是一首句意浅显明白的写景诗。再读时让我们逐句理解一下。“半亩方塘一鉴开”,诗题既为《观书有感》,则诗中的物象一定与“观书”有关了。半亩大的方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在这清澈无比的、深沉的“半亩方塘”里,“天光云影共徘徊”,气象万千的天光,千变万化,五颜六色的云影,多姿多彩,都一起在这“半亩方塘”中“徘徊”,上下天光,精彩纷呈。读到这里,这“半亩方塘”难道还没有引起你的联想吗?这一物象其实就是“书”的“替身”呀!上两句理解了,下两句的内在含义也就容易明白了。这“半亩方塘”啊,你为什么这般清澈呢?哦,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浅水从源头注入呀。那么,其实全诗就是在阐述作者读书后所感悟到的一个道理:当你打开一本书时,大千世界的万般景象,都会映入你的眼帘。你的头脑为什么这么清醒、这么明白,你的智慧为什么这么丰富这么无穷,原来都是从这书中源源不断地吸取来的呀。
这样的逐句理解后,学生就能整体把握这首感悟诗的主旨了。
诗与文不同,很多诗往往是隐含了借喻或借代义。所谓“不读诗,无以言”,以诗代言,即以诗所借喻之义来含蓄地表情达意,这是必须指导学生在阅读欣赏古诗时要加以注意的。明白此意,再用同样的逐句理解法去读上述的第二首诗,这就较容易整体把握了。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此句不难理解: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上涨,万千溪流,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象鸿毛那样轻飘地浮了起来。但诗题可是“观书有感”,并非“江边记事”,首句又是理解全诗主旨的关键。严冬过尽,“春水”方“生”这一江“春水”,使“向来枉费”了多少人力都“推移”不动的“蒙冲巨舰”,如今竟能自由自在地在江水中行驶了。这“春水”是什么呢?“春水”蕴蓄着巨大的力量。作者在“观书”时得到了这种感悟,发现书会给人知识,知识就是力量。不读书就没有知识,疑难问题犹如巨大的船舰搁浅在岸边,任你发挥冲天干劲,用蛮力去推移,仍是白费力气,奈何它不得。只能源源江水,永不枯竭,才能将万千困难,轻易化解。——这样理解,才是“观书有感”。
由此可见,只要对诗词逐句理解,又能在整体上把握其内在含义,则有关古诗词主旨的领会,还并不是很难的。
二、 分点答题,逐点例证。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高中古诗词鉴赏技巧 通用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解题模式类说 通用
2009届高考语文金题操练之古诗词鉴赏专场练习 人教课标版
2009年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ppt1 通用
高考复习古诗文阅读之古诗词鉴赏ppt1 通用
高考复习古诗文阅读之古诗词鉴赏ppt 通用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答题模式例析ppt 通用
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 通用
中考古诗词鉴赏阅读指导 人教版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ppt21 粤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