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9道题,约8090个字。
2007-2008学年度(下)八年级质量监测(一)
语文试卷
命题人:wanghui徐晓静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一) (二) (三)
得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得分 评卷人
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yùn( )的深厚积淀,千年民族梦想的殷殷期盼,千百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千千万万个日夜的不懈努力与付出,一下子汇聚在一起,奥林匹克色彩终于有了中国红,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不再不是梦想,让五环旗高高飘扬在北京的上空。奥运会,是全人类的盛事,她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干扰她的举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要有责任呵护奥运,保护奥运,让奥林匹克运动在华夏大地唱响她迷人的风采!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2)按部首检字法,加点字“泱”应查 。(1分)
(3)选文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1分)
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长妈妈是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她迷信,爱唠叨,但是给我买来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经》。
B.《战国策》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国别体史书;《史记》是我国一部著名的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则是我国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
C.李石清是《日出》中的人物,他性格懦弱,安分守己,是当时社会底层人物的代表。
D.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代表作《背影》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我时时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感情,捉摸耐人寻味的思想。
②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下,小张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③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是,这种态度让他有了很好的人缘。
A.倘佯 熏染 付之一笑 B.徘徊 熏陶付之一笑
C.倘佯 熏陶 笑容可掬 D.徘徊 熏染笑容可掬
4.走进名著。(2分)
(1)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语言描写。下面这段话出自之口。
“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
(2)肖像描写也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名人传》传的一段肖像描写:
“他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面部肌肉常常隆起,青筋暴跳;野性的眼睛变得格外地吓人。”“他”指的是。
5.仿照划线的句子续写句子,使其完整。(2分)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清凉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如果你是,那快乐就是;如果你是,那快乐就是。
6.诗文默写。(12分)
①,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②___________________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④今我来思,。(《诗经》)
⑤怀旧空吟闻笛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
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⑦复行数十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⑧“愁”历来都是文人墨客重要的思想元素。愁是王湾笔下“,
”的殷殷期盼;愁是马致远笔下“,
”的悲凉秋思。
7.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
8.综合探究。(4分)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这次活动,请你把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
②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参考示例,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
栏目名称:书海泛舟内容简介:介绍、浏览名著佳作
栏目名称: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