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33道题,约3680个字。
  八年级语文单元目标教学检测试题(三)
  (内容范围:21---30课)
  班级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水皆缥碧()②造饮辄尽()
  ③浩浩汤汤()④花朝节()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②宠辱偕忘()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潭中鱼可百许头()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  八月︱秋高︱风怒号。D  乃︱重修︱岳阳楼。
  4、下列“之”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记之而去。宋何罪之有?B<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属予作文以记之。
  C<醉翁之意不在酒。吾欲之南海。D<悍吏之来吾乡。先天下之忧而忧。
  5、下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B   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
  C   予<属予作文以记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   绝<猿则百叫无绝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6、对下列文句所表示的语气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嗟夫!(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B   何哉?(设问语气,意思是“怎么样呢?”)
  C   何时而乐耶?(疑问语气,意思是“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D   吾与谁归?(反问语气,表明作者的希望。)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
  A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B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C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D  经纶事务者,窥谷往反。
  7、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朝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东坡乐府笺》-----------苏轼---------北宋
  B   《小石潭记》-----------《柳河东集》------------柳宗元-----------唐代
  C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唐代
  D   《岳阳楼记》----------------《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
  8、古诗文填空
  ①海内存知己,
  ②《马说》一文中表现千里马被埋没的真正原因的句子是
  ③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以死明志的崇高气节的句子是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比喻新颖贴切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语段阅读(42分)
  (一)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0、“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哪两种心情?(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