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13310字。
福州一中2008-2009学年高三质量检查
语 文 科(试题卷) 2009-2
(完卷150分钟,满分150分)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1.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2)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3)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4)女娲炼石补天处, 。 (李贺《李凭箜篌引》)
(5)五更鼓角声悲壮, 。 (杜甫《阁夜》)
(6)鹰击长空 ,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5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吴起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群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子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者七十余家。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武侯浮西河而下 泛舟 B、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崇尚
C、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 轻视 D、坐射起而夷宗者七十余家 诛杀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吴起“善用兵”的一组是( )(3分)
①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②击秦,拔五城 ③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④于是南平百越 ⑤破驰说之言纵横者 ⑥北并陈蔡,却三晋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起用兵如神,所以魏文侯任命他为西河太守来抗拒秦韩,结果大败秦军,夺秦五座城池。
B、吴起认为君王治理国家不能只靠国家险峻的地势,而要依靠德行,不修德义,国家终究要灭亡。
C、公叔依计设下圈套,使吴起谢绝娶公主而令魏武侯不再信任他,为避祸患,吴起只好离开魏国。
D、吴起在楚国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他的军事才华得到了施展,树立了赫赫战功,但却没有善终。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3分)
译文:
(2)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3 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古人谓写景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请简析颔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说这首诗“结韵(尾)用高一层意自慰”。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瑞珏临近分娩,却被送到城外,最后因难产而死。她临产时,一直悲惨地叫着:“明轩……救我……”于是,觉新不顾一切砸开门冲进去,但悲剧却已经没有办法挽回。 (《家》)
B、听说关羽 在东吴被害,张飞立即起兵报仇。因为丧兄心痛,他经常醉酒并随意打骂军士。末将范疆、张达无故被鞭打,心生怨恨,就趁张飞熟睡之际将他杀死,投奔东吴去了。 (《三国演义》)
C、公爵夫妇为继续让堂吉诃德主仆受骗,就让桑丘去做海岛总督,并用了很多办法捉弄他。虽然桑丘执法断案都颇为机智,但是没过多久他终于明白了实情,明智地辞去了总督职务。 (《堂吉诃德》)
D、冯云卿原是前清的举人,家里有很多田产,到上海后卷入了公债投机中。投机公债失利后,他为了刺探商业机密,竟然使用美人计,毫不犹豫地唆使女儿去勾引赵伯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