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50字。
2009年高考作文新鲜素材
社会热点类
19065个承诺:首批汶川大地震遇难才名单公布
“5.12”未远,汶川犹在。2008年底,汶川地震首批19065名遇难者名单公布。四川省副省长魏宏表示,按照国务院相关部委的规定,有关方面对“5.12”汶川大地震包括遇难学生在内的遇难者名单的公布工作正在进行中。截至9月25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我遇难,现在公布的19065名遇难者是是确认身份后的准确名单。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着历史的真相;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着关于生命的具体感知。公布遇难者姓名,体现着一种历史的进步,这也正是犹太大屠杀幸存者、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埃力•维塞尔曾说过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故事,这些故事构成历史。”
美国每年的“9.11”纪念活动有一项必不可少的程序,就是宣读遇难者名字。2749人的名单,往往需要诵读4个小时之久。2004年,犹太大屠杀遇难者姓名中央数据库建成,借此可以查询到300万左右大屠杀遇难者的姓名相关个人资料,以及遇难者的亲友、邻居讲述的“名字背后的故事”。所有这些,除了铭记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让数以万计的亡灵得以安魂,让数以万计的幸存者得以安心。
如果说,公布震灾首批遇难者名单,是仍然延续着汶川地震以来,社会所呈现出的人性关怀,那么,当汶川地震69227名遇难者的名单公布全部公开时,这种人性关怀就需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就是:这是对每一位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作出的庄严承诺,不仅仅体现在大灾大难上,更将体现在公民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告慰逝者,安抚生者,福荫后人。
分析:每一个遇难者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宝贵的生命。于灾难而言,越多的数字越冰冷;然而于幸存者而言,每一个逝者的名字,都有对应着一个曾经带着体温的、丰盈的生命。如果说对灾难的救援或重建,记忆与追思,曾让所有的生命在冰冷中得以相互取暖,于绝望之处获得向生之力,那么,重新将姓名一一归还给遇难者,也正是对人性的尊崇。
适用话题:尊重、进步、生命、希望、灾难过后
“80后”农民工:不要高薪要尊重
2008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6名学生会同该校教育、社会、伦理学专家,组成调研团队,前往苏州、扬州、镇江、徐州和南京五地,历时近半年调研“80后”农民工2000多名,完成了近10万字的《江苏省当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2008年12月,这份报告面向社会公布“80后”农民工“不要高薪要尊重”的口号引人深思。
在负责调研的大学生们看来,这群“80后”的同龄人,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根本没有种过地,皮肤也不再黝黑,乡音也不再浓厚,他们大都染着色彩艳丽的头发,听着大功率山寨机外放的音乐,以模仿城里人的行为方式来融入这座城市。比较他们的父辈,他们身上体现出更多独特的色彩:1、不要高薪要尊重
有97.6%的“80后”农民工表示,一旦被“过度漠视或者践踏”,会坚决选择跳槽。在工资相差并不悬殊的情况下,73%的农民工宁愿到一些工资稍低但对员工更加尊重的单位工作。
2、个性张扬,追求自我价值
76.2%的人表示,外出打工的动机是寻求个人发展,并不仅是为了解决自身和家庭温饱问题。他们深受电视文化的熏陶浸染,崇尚个性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