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四川省珙县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60 KB
评级:
时间:
2009/3/1 22:02:15
下载:
本月:1 总计:15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9600字。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角色矫枉过正 沏茶休戚相关 创伤悲怆欲绝
B.枯燥怙恶不悛 儒教相濡以沫 惆怅风流倜傥
C.否决否极泰来 拾掇拾级而上 扛枪力能扛鼎
D.间距间不容发 数字数见不鲜 下载千载难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苍桑 亲睐 修养生息 食不果腹 B.愁怅 赌搏 语无轮次 奋发图强
C.陷阱 暮蔼 黄梁美梦 顶礼膜拜 D.作弊 摩挲 别出心裁 立杆见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改革开放30年的壮丽画卷上,上海浦东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每一次突破都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B、“5•12”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是前所未有的,而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热情和决心也是空前绝后的。
C.四川与外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已经成了千古绝唱,因为,它已经不能反映今天的蜀道了。
D、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全面回归和复兴,过去境遇冷落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开始大模大样登上舞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场浩大的劫难,震痛了四川,震动了全国,同时也震醒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底线。
B、春节假期过后,“上班族”和“上学族”中不少人都有烦躁、失眠、精神不振甚至肠胃不适等感觉,这种不良反应被专家称为“节后综合症”。
C、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情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D.面对防不胜防的餐桌污染问题,众多人大代表呼吁有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数,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和谐社会”提出的意义
《左传•襄公》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20世纪80年代,国家的国民经济计划改称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2002年中国共产党发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号召,2003年又提出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如今倡导的“和谐社会”,其中的“和谐”二字不只是指社会的一种状态,更重要的是,提示人们从和谐这一角度对社会进行分类。因此,“和谐社会”一问世,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外交部的一本刊物《北京共识》立即赞誉“中国的决策者正在寻求‘和谐’”。生活在“和谐社会”的人最能体会“和谐社会”的幸福;经历过社会冲突的人更懂得“和谐社会”的可贵。
中国人比较熟悉“小康社会”,应当看到“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是一鸟两翅的关系。“小康社会”本来就应当是和谐社会。由于一直被认为主要是指经济上的目标,因此,“和谐社会”就变成了主要是指除了经济以外的社会目标。经济与社会是互为前提的。我们都喜欢讲“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完全正确的。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面。请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通用
四川省沪州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语言基础周练试卷4 通用
四川省成都三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
四川省绵阳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卷 通用
四川省南充市200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卷 通用
四川省沪州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每日训练试卷 通用
四川省沪州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语言基础周练试卷3 通用
四川省沪州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语言基础周练试卷2 通用
四川省沪州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语言基础周练试卷1 通用
四川省沪州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语言基础周练试卷 通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