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3280字。山东省荣成六中高三语文期末学分认定考试 
  一.(15分,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耄耋(dié)   调运(diào)   悬崖勒马(lè)    惊魂甫定(pǔ) 
  B.沉淀(diàn)  喟然(wèi)   并行不悖(bèi)    酩酊大醉(dǐng)  
  C.差劲(chà)   拙劣(zhuō)  似是而非(sì)      数见不鲜(shù)  
  D.供给(gōng)   囤积(tún)    春色撩人(liáo)   蒙头转向(mēng)  
  2.下列各句中字形都是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趋之若骛    不经之谈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B、逃之夭夭    前仆后继    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 
  C、鼠目寸光    满不在乎    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D、疾恶如仇    记忆尤新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      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十一月二十六日晚,恐怖分子占领了印度孟买泰姬大酒店并  了近百名旅客与警方对峙。 
  (3)如今人们都在    人才“高消费”:文学硕士当迎宾小姐,副教授当殡仪馆领班,研究生去场卖肉……难道我们真的是人才过剩了吗? 
  A.流转 裹挟  惊叹 
  B.流转  裹胁  赞叹 
  C.留转 裹胁  惊叹 
  D.留转 裹挟  赞叹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北京时间8月24日8时,第29届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虽然奥林匹克圣火缓缓熄灭,但精彩的奥运会闭幕式表演让北京奥运会更显得曲尽其妙。 
  B.随着金融危机海啸般的扑来,昔日辉煌的日本股市也江河日下,10月10日日经股指开盘十几分钟内即跌破9000点关口,创2003年6月3日以来新低。 
  C.8月2日,石家庄市政府就接到三鹿集团关于毒奶粉的情况报告,但政府采取大而化之的做法,只作内部调查,未能及时上报,导致毒奶粉给群众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D.台湾特侦组追查机要费案,发现陈水扁海外账户金额疑超过新台币10亿元。此爆料在岛内犹如石破天惊,震惊朝野,甚至绿营人士也感到非常愤怒。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山东省在实现教育回归能否真正进行下去,关键在教师素质的高低,加强教师培训进修,让教师迅速地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恐怕是现在当务之急的事情。 
  B.记者从国务院山西省襄汾“9.8”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调查组了解到:暴雨导致尾矿库溃坝的原因,令人难以置信,这起特大事故的原因是由一部分人心存侥幸、麻痹大意造成的,不排除事故背后有腐败问题。 
  C.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它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D.随着燃油税改革的推进,天然气与石油性价比更加突出,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及天然气利用,将有计划提高天然气的价格,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当下学术批评何以如此难 
  最近,京城某重点大学的一位教授在自己的博客上连续发表了四篇批评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钟华的文章,其中一篇充斥没有指名的谩骂。  
  这位教授为何如此“失态”呢?原来,钟华在国家核心期刊《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上发表文章,批评了这位教授的国家级课题。但这位教授坚持认为,该文除了指出两处硬伤确实存在之外,其他大部分是在歪曲事实。 
  在阅读了双方争执文章后,清华大学哲学系肖鹰教授表示,一篇正常的学术批评文章引起被批评者爆“粗口”的过激反应,看起来是个特例,却反映了学界在学术批评的常识上存在的问题,学术批评的常识,具普适性和自明性,道理上讲,一方面所有学术研究著述的理论及观点,都不能豁免学术批评;另一方面,所有学术批评活动的出发点,都不是有意要和批评对象“过不去”,更不可能就此终结掉批评对象的学术生命。当然,任何批评者都很难超越自身智识和视域上的局限,不可能一个人把学问和真理网尽,发出的全是“一家之言”。这些常识,当然也毋须论证和说明。学界在学术批评的常识上出现了问题,当然就不会正确回应批评,而批评,自然也变得相当的艰难,这种现象在学术界是比较普遍的。 其实,在一个正常的学术环境下,批评和被批评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学术批评对学术活动来说应该是一个基本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手段。   
  现在的大环境是学术批评很难。流行于市的要么是同行学者之间相互捧场;要么是在底下做愤青状,而一旦要他们写文章,将看法或批评公开化,很多人甘愿选择沉默。从事学术批评,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因为你批评了别人,同时也可能把自己的短处暴露出来,自然也要接受别人的检验和批评,甚至要面对可能发生的人格侮辱和挑衅。为此,很多人不愿意写批评文章,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说批评是一种挑战,就是因为太多的人看到了批评的后果而自愿放弃批评的权利,这使那些少数的批评实践者不得不承担着本该由多数人共同肩负的学术责任。 
  肖鹰认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