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5020个字。
  南沙初中初三语文阅读能力竞赛试题
  一、阅读苏轼的词《定风波》,回答下面的问题(共15分4+4+2+2+3)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出苏轼怎样的形象?请你描绘一下。
  这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2、“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有哪些含义?用了什么手法?

  3、纵观全词,你感受到词人怎样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4、你认为“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和序言中画线内容有矛盾吗?说出自己的理由。
  二、阅读《田单即墨之战》,完成文后各题。(共15分)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①。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三年而犹未下。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注:①车轊(wèi):车轴头。
  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6分)
  独莒、即墨未下期年不克
  或谗之于燕昭王曰南面而王耳
  是多智习兵各去城九里而为垒
  6、下列句中“之”与“或谗之于燕昭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何陋之有B.将军宜枉驾顾之C.辍耕之垄上  D.怅恨久之(2分)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
  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