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之“探究”专题教案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版本:
通用
类型:
doc
大小:
54 KB
评级:
时间:
2009/3/6 6:40:04
下载:
本月:1 总计:183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7300字。教学课题 现代文之“探究”教案一
教学目标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 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课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引入
石 灰 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人于谦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换一个角度,我可以用诗中深山的石头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变成留在人间的清白来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二、考点解析
1.《考试说明展示》
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将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归属于,现代文阅读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能力层级的一个考点。
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fēn)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比喻解析:用《石 灰 吟》比喻这个考点,能找到这些相似之处:
(深山)石头——文学类文本;
(石灰)留在人间的清白——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千锤万凿
—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 探究发掘(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烈火焚烧
如何发掘文本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
3.进一步解析:了解这个考点的具体内容(点读)
“不同的角度和层面”, 就是要求我们采取不同视角对文本作多侧面的考察,可以从作者、读者、文章中人物的角度,可以从社会、政治、教育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发掘”,就是要求我们对文本能够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分析发掘。
“丰富意蕴”,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从作者主体方面来说,作品中的意蕴,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民族心理主要指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点,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高三复习专题外国小说·小说·现代文阅读ppt 人教课标版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之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ppt 通用..
高考现代文阅读赏析短文写作指导ppt2 人教版
高考现代文阅读第三讲: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ppt 通用
让学生真正去阅读——浅谈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复习的效率ppt 通用..
苏教版九年级上下学期课内现代文阅读训练 苏教版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小说部分ppt 通用
现代文阅读简答题的几种表述方法ppt 通用
2009届高三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讲座稿 通用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作用题”的解答ppt 通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