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9840字。
  湖南省2009届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2009年3月
  由                                                                   联合命题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逾(yú)矩     眩晕(yūn)   谙(ān)熟       螳臂当车(dāng)     
  B.谶(chèn)语   碑帖(tiè)    颔(hàn)联      一绺(lǚ)头发
  C.饮(yǐn)马    市侩(kuài)   禅(shàn)让     无稽(jī)之谈 
  D.毒瘤(liú)     秸(jiē)秆    狡黠(xiá)      招徕(lái)顾客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世上没有什么种族比中华民族更宽容,更坚忍,更具有深厚的凝聚力、悠长的生命力和自我批判的伟大胸襟。这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B.清华大学2009年保送生与自主招生将在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和在某领域有突出特长的学生都有机会脱颖而出。
  C.这副画运笔拘谨,主题比较杂乱,显得粗糙和幼稚,但它的色彩搭配很和谐,层次感强,构图别出新裁。你把它贬得一无是处,这未免也太过份了。
  D.“上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孟子所说的人生这一“乐”,应该是皇天厚土对于善良的民众的垂怜与庇护。人不过是苍海一粟,但心可以崇高博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2008年,南方雪灾﹑四川地震,灾难不断;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神七的成功发射,又是喜讯频传。这一年,对中国来说真是个多事之秋。
  B.一名外地客人周先生在某市乘的士时遭抢劫,载他的“的哥”竟然坐山观虎斗。昨日,周先生非常气愤地说,他准备将这名的哥告上法庭。
  C.在高考前紧张的复习阶段,他的书包竟然被偷,里面有他大部分的高考复习资料,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他的心情和考试成绩。
  D.大约是“诗穷而后工”的缘故吧,在北宋许多大诗人还没有起来以前,这两位诗人成为了当时诗坛的一对执牛耳的人物,时人号称“苏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初步分析,已经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省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但由于投资者依然担心美国金融危机的威胁,国际金融市场仍将持续动荡。
  C.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D.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比赛,无论成败与否,它都将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医生反复叮嘱我现在还不能走动,但我还是要去。 
  5.下列各句,表达连贯得体的一项是( )
  A.张明因为堵车而迟到,老师不相信,李莉急忙替他作证:“老师,我骑车走同一条路,我亲眼看到堵车,张明所说,确系实情。”
  B.昨天,贵校师生十分热情地请我去作报告,学生在路边列队欢迎,校长在门口恭候光临,场面隆重,我深受感动。
  C.记者转述新华书店经理介绍的情况时说:“据王经理介绍,本店除日常的零售外,还为读者提供代购、批发等业务。”
  D.《解放军总部训令》:“本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内容各地略有出入,现在统一规定,重新颁布。望即以此为准,严格执行。”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二、现代文(一般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由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和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之所以有人愿意生活在危险边缘,是因为一种叫做神经传递素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在作祟,它是让大脑感到快感的化学物质。
  多巴胺可以让我们在饱餐一顿后感到满足,在心爱的足球队获胜后感到兴奋,或者在使用了毒品后感到极度兴奋,因为毒品会人为地让我们的神经细胞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它带可以让我们在做极限运动时感到极度刺激,比如从白皑皑的险峻陡坡滑下或从高空有的机舱纵身一跃。研究人员发现,在冒险者的大脑中,储藏多巴胺的“接收器”比一般人少,这意味着冒险者的大脑更有可能在刺激来临时瞬间充满了多巴胺,这促使他们冒更多的险,更快地开车,更疯狂地饮酒,甚至更大量地吸毒。
  范德比尔特大学的戴维•萨尔德教授决定研究一下冒险者与普通人的大脑在多巴胺多少方面有什么不同。他给34名男女研究对象发放了问卷,了解他们对新奇事物的爱好程度,然后用一种仪器测试他们大脑中多巴胺“接收器”的多少。萨尔德教授和他的小组试图找到一种多巴胺“调节器”,也就是当多巴胺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这个“调节器”可以示意神经细胞停止分泌这种多巴胺。
  6、下列有关萨德尔研究情况的叙述与本文相符的一项是:
  A、 萨德尔研究结果的核心内容是发现了一种叫做神经传递素多巴胺的化学物质。
  B、 萨德尔的研究结果是以对34名男女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仪器测试的结果为依据的。
  C、 早期关于动物多巴胺和“接收器”的研究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萨德尔的理论。
  D、 哈佛大学布鲁斯•科恩教授认为萨德尔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吸毒者毒瘾的成因。
  7、下列叙述与本文对“为什么有些人爱冒险”的原因解释不相符的一项是:
  A、 冒险者与普通人的大脑在多巴胺多少方面有些不同。
  B、 在冒险者的大脑中没有足够的“接收器”来储藏多巴胺。
  C、 因为“接收器”少,冒险者的大脑在刺激来临的瞬间充满了多巴胺。
  D、 冒险爱好者每次追求新的刺激时都会品尝到比一般人更大的快感。
  8、下列对萨德尔研究结果意义的分析与本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追求刺激的行为。
  B、 能帮助研究人员找到更有效的医治吸毒行为的途径。
  C、 为研制出一种控制多巴胺分泌的“调节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