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230字。  江西省吉安市08-09学年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2009.1
  命题:永丰中学    杨君允    泰和二中    王雪萍
  审校:吉安市教研室   黄友祥
  (测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垝垣(guǐ)       歆羡(qīn)     陨落(yǔn)    訇然中开(hōng)
  B.惩创(chuāng)    编纂(zuǎn)    嘲哳(zhā)    抶而仆之(chì)
  C.钟磬(qìng)      修葺(qì)      徂徕(cú)     长歌当哭(dāng)
  D.管弦(xián)       渌水lù)      喋血(dié)    自牧归荑(ku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迁徙    愆期    提心掉胆    不记前嫌
  B.搅和    精典    旁征博引    一诺千斤
  C.沧桑    琼浆    如雷贯耳    耳根清净
  D.撕杀    诚恳    攻城掠地    豆蔻年华
  3.下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B.现在,电子辞典种类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选购到真正让人满意的产品并不容易。
  C.这个社区小组的服务项目很多,诸如订报送奶,补衣修鞋,代买菜粮等等,不一而足。
  D.这一批年轻有为的科学家,正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征程上不懈地前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足球比赛中,中国男足在小组赛中就惨遭淘汰,铩羽而归,男足的表现受到了球迷们的普遍不满。
  B.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古代开始的“离乡不离土”永远让农民滞留在土地上,将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而发生根本的变化。
  C.中国青少年近视趋于低龄化,近视率平均达40%左右。专家指出,光污染已经成为导致青少年视力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D.瓦斯是世界上正在崛起的一种新型能源,热值与常规天然气相当,燃烧后很少产生污染物,属于优质洁净的气体能源。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①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②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③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④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⑤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⑥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A.①⑤④②⑥③    B.②⑤⑥④③①    C.③⑤⑥①②④    D.⑤⑥②①④③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橘颂》创作时期考
  人教社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第三册中选录的《橘颂》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学者们的看法仍有分歧。有的认为它是屈原最早的作品,如诗中有“年岁虽少”句;有的以诗中整体意象表达为其远大志向的依据,认为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有的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出使齐国时作(援引《列子》中“橘生淮南而为枳”的说法);有的则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期,或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还有的认为该作品是诗人遭谗被疏、闲赋郢都时期作,或是早于晚年自沉之前所作。而曹大中先生则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或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看,就反映出作者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言己虽幼小,言有法则,行有节度,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则又认为《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