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00字。  说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把握科学小品的准确性、生动性特征,体会科学小品的文章美。
  过程与方法:
  1、仔细品读全文,结合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写作技巧。
  2.从文章的描述中感悟数字美、数学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科学美和科学精神之美,培养课外阅读科学文章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这是一篇科学散文,它把科学和文学融于一体,表现的是科学家的人文睿智和人文情怀。本文在介绍科学知识的时候,不仅运用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还引用了自己创作的一些生动有趣的小诗,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知识,又使语言生动幽默、活泼洒脱,极富情趣美。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科学散文,由于说明的对象学生都很熟悉,理解课文内容不会有什么困难,所以,教学时应将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品读语言上,以游戏的方式渗透,从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感情入手,逐步品读文章语言。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古代诗歌有将数字入诗的习惯,读来饶有趣味:如我们熟悉的“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个位基数词全无遗漏,又描绘了一幅恬淡宁静的田园风光,用之作为蒙童读物,真是一举两得。 又如:
  登    高
  唐伯虎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
  四海五湖皆一望。
  清代文人纪晓岚更是别出心裁,他有一首咏雪的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芦花皆不见”,将数字运用得出神入化,堪称数字妙用的典范。
  数字的背后,更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含义。它是记录人生的足迹。比如我们七岁背起书包进了学校的大门,十八岁庄严地宣誓成人。孔子还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里的数字,成了人生中一道道里程碑,记录了我们的成长。
  普普通通的数字原来拥有这样多的寓意,是这么的有趣。那么数究竟是怎么来的?数又是如何发展的?数还有什么新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准确严谨、情致盎然的科学小品文——《说数》。
  二、梳理结构
  1.小组讨论交流,推选两个小组的最佳示意图进行投影展示,教师从旁评点。
  2.幻灯片放映教师整理的示意图:
  3.教师总结:这张作者思路示意图其实就是数的发展史,作者是按数的发展史来安排行文结构、进行“说数”的。
  那么作者到底是怎样将这个“数”说得准、说得好的呢?他“说数”的语言都注意了些什么呢?首先我们从科学小品的准确性特征角度把握文章的基本信息。(板书“准确性”)
  三、分析文本(准确性、生动性)
  (一)文章的准确美(是非抢答环节)
  1.竞赛规则:全班按座位分为四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抢答。题目公布后,各组成员若有知道答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