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000字 2009届新课标语文考点预测
  第四部分:文言文阅读
  考点18:文言散文
  §18.2-3 古代议论文的阅读
  一、考点介绍
  古代议论文在古代散文中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长于论辩、说理的特点,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的瑰宝。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例虽然小一些,但它毕竟给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选材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但其难度明显高于记人叙事的文章。考生在阅读时首先要有议论文的常识,注意用议论文阅读的“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的知识指导自己的阅读
  二、高考真题
  (一)【2004年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6分)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  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③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注]①牸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  ③咎繇:人名,法官。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以臣名之    名(  )    (2)臣故畜牸牛        畜(  )
  (3)公诚愚矣    诚(  )    (4)管仲正衿再拜曰    正(  )
  20.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
  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22.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23.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_________,“修政”的内容是__________。  (2分)
  (二)【200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