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00字。
  《死水》知识拓展
  (刘晓华2009.2.25)
  【教学目标】
  1、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2、鉴赏《死水》深沉感情、丰富的象征
  【研习诗歌】
  (一)阅读第一小节,提问:
  1、这一小节中的“绝望”、“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突出了死水的什么特点?
  明确:突出了死水的凝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特点。它已经风吹不动,腐烂呆滞到极点,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经无可救药了。
  2、“不如”、“爽性”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这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表达出作者对死水的厌恶。
  3、这一小节主要写什么?
  小结:这一小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无可救药是它的特征。爽性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突出了死水的特点并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
  (二)阅读第二至第四小节,提问: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死水的?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绘的?
  从色彩、形状、声音几个方面描绘了死水的特点。第2节,直承第1诗节的3、4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这4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统”“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第3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小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事生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死水的外在表象和内在本质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传达出诗人“尖锐讽刺”。第4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寂寞和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语般以动显静。然而,青蛙的鼓噪又怎称得上是歌声,那不过是受死水恩赐者的无耻吹捧罢了。
  2、作者在描绘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的手法,以美好的事物来比喻极端的丑恶。)
  (三)阅读第五节,思考:本节诗人在前4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诗人在前4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唯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
  总之,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背后。
  【重点、难点分析】
  一、《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
  分析:一般人认为,《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至少有三重意义。
  (一)第一重意义: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此诗的后面,署有创作时间:1925年4月,正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准备提前回国的前夕。留美期间闻先生的情绪,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由于他在美国身受种族歧视之苦,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