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50字。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孟子的性善论、四端说
  2、学有所用,达到“修养受用”的目的
  教学重点: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座不少同学在小时候都背过《三字经》,相隔时间久了,或许已忘了大半,但第一句相信大家都知道。对了,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吗?”但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先秦诸子的一位儒学大师就坚信“人性本善”,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人性本善”的丰富内涵。
  二、关于“性善论”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那“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
  1、四端说(请学生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请学生解释)
  恻隐,就是怜恤、同情。
  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
  辞让,就是推让、谦让。
  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
  端,就是发端。
  (老师引导学生举例展开“四端说”,加深学生的理解)
  ①孟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忽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不是因为与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因为这种同情心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
  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能说出一两个呢?(学生例举汶川大地震的例子)
  (此例由老师讲解,“四端”例子由学生自行讨论交流,老师给予指导、总结) 
  ②例:不久前我们学习的孟子选篇中的《齐人一妻一妾》最能体现这羞恶之心。丝毫无羞耻之心的齐人,在乞食了祭司剩下的酒肉之后,还在妻妾面前表现出与达官贵人共食的傲慢样子,在孟子的眼中,他已经是“非人”了。相反,齐人的妻妾抱头痛哭,以她们的丈夫为耻。
  总结句:请大家反思自身,如果对于自己的错误有羞耻之心,面对他人的丑恶行为有憎恶之心,说明你心中保持着“性善”中“义”的一面。
  ③例:“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9.11事件、汶川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