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670字。高一语文 《柳永词两首》学案设计
  语文组  拉拉綦
  学习目标:1、了解柳永及其词作
  2、掌握宋词的诵读技巧
  3、品味诗词的语言,分析并掌握两首词的写作手法
  4、感受词的魅力,体会其感情和意境
  学习重点:《望海潮》如何通过特定的意象组合展现杭州人物之盛和风光之美的。
  《雨霖铃》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学习难点:以画入词,把握词的意象,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回顾词的相关知识,了解柳永及其创作;学习和鉴赏《望海潮》;反复诵读,当堂背诵。
  一、词的相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宋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 柳永及其创作
  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属福建)人。北宋词人,____创始人。原名___,字___。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___。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_____。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 “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______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_____,而且制作了大量的____,发展了__手法,促进了词的____、____,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著有_____。
  三、标题及背景
  望海潮,词牌名,柳永开创的。本词是一首投赠之作,据说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考,路经钱塘(今浙江杭州),为谒见两浙转运使孙何,写下此词投赠于他。
  四、老师范读,注意字音和节奏,然后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把握内容。
  1、读音:天堑(qiàn)   珠玑(jī)   重(chóng)湖叠巘(yǎn)
  2、概括上下片内容
  五、具体分析词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情感
  1、重点词、句分析
  2、构建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铺叙的手法
  六、背诵本词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了解《雨霖铃》创作背景;学习借景抒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感受古人离别时幽怨伤感之情,伤离别,重真情。
  一、导入
  关于离别的诗句,明确本词是离别之作。
  1.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                    ,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桃花潭水三千尺,                     。(李白《赠汪伦》)
  4.孤帆远影碧空尽,                     。(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5.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三、“雨霖铃”词牌名的由来
  “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入蜀,路上发生兵变,杨贵妃死。当时阴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无比凄切,作《雨霖铃》曲以寄托离恨。宋代人依旧声填词,遂为词牌。
  四、背景介绍
  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五、老师范读,注意字音及节奏,然后由学生齐读、自由朗读。
  六、分析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