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3880字。
2008—2009七年级第二学期3月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19分)
1、阅读下面语段,把文中拼音表示的文字写在方框内。(2分)
他不但多次到香山kān察地形,攀登峰顶,fǔ览周围环境,而且不cí辛劳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水光山色、参天古树róng为一体。
(----余玮《展示华厦文化魅力》)
2、根据要求默写。(5分)
(1) ,禅房花木深。
(2) ,乾坤日夜浮。
(3)戎马关山北, 。
(4)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 , ,——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3、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意思连贯的句子。(4分)
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红润的面庞和明朗的心境。
如果你是 的朋友,就会有 。
如果你是 的朋友,就会有 。
4、刘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刘军同学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刘军听了,怪不好意思。(4分)
①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
②如果你是刘军,你应该怎样说:
5、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用规定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等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不超过六处)。(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几年以后,来到城里,心里时时刻刻不在掂记着外公,并且总有
一种重大的预感。直到有一天,从家里传来恶耗——“外公病危”,
我像是被五雷轰顶一样,立刻茫然不知所错。外公虽然去了,但
他那坚定的神情;凝重的话语却时时激励着我不断奋进。
二、阅读理解(共44分)
(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完成6—10题。(共12分)
①不必说 , ,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②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④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⑤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⑥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6、请将将课文缺少部分在文中补充完整(3分)
7、这段文字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 ____
8、第②句中“单是”的作用是( ) (2分)
A. 表示仅仅泥墙根一带有无限的趣味,其他的地方都没有。
B. 突出泥墙根一带有无限趣味,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C. 符合儿童心理,他们只对泥墙根一带感兴趣,因为那里有吃了可以成仙的何首乌。
D. 说明泥墙根一带最安全,是玩耍的好地方。
9、选出对本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该段运用了准确的形容词、动词描绘百草园中的静物、动物,充分体现了百草园之乐。
B.该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所写事物的喜爱之情。
C.该段从形、声、色、味、感等几方面进行描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