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36张,包含视频、朗读以及课文的梳理,还有重点字词的练习,很实用!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例
  【教学目的】
  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美。
  2.了解木兰诗这一文学形象,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
  【教学设想】
  1.教学重难点
  ①通过朗读体味诗歌的语言美、人物美。
  ②品味诗情,有感情地朗读。
  2.课时安排:一课时(40分钟)。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导语(见“教学实录”):
  二 把握情节
  1.学生散读、概括主要内容。(明确: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2.学生再读,理清情节结构。(明确:决定从军──踏上征程──沙场征战──荣归故里)
  三 赏析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揣摩教师用了哪四种不同的感情朗读全诗。(明确:决定从军─—忧愁、苦闷、犹豫;沙场征战─—凄婉又坚定;沙场征战──悲壮豪迈;荣归故里─—欢快喜悦)
  2.学生揣摩体会,并阐述教师这样朗读的原因。
  3.学生模仿、试读,互评。
  四 选点品析
  木兰荣归故里部分。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揣摩如何读出欢快之情。(明确:语速稍快,音调稍高,表情宜喜)
  3.学生试读。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欢快的气氛和情感?(明确:动词的连续使用和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造成一气呵成,一泻千里的语势)
  4.师生共读。
  五 创造性思维训练
  1.诗歌讲究文字的简练,讲究读者的再创造,因而留下了空白处。
  ①请想象木兰进屋换妆前后的不同神态变化。
  ②请想象伙伴们面对木兰进屋换妆前后的不同模样,他们复杂的心理活动 。
  2.学生想象,回答
  教学实录
  师: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因为对于木兰,我们中国人真的太熟悉了,但她毕竟生活在千百年前,距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又实在太遥远了一些。我们还是先来观看一段木兰的影片。(播放动画片《花木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