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180字。共26小题。
2009年广州市高一级名著阅读竞赛
初 赛 试 题
2009.3
说明:1.本试卷共8页,五大题,26小题,满分150分。竞赛时间120分钟。所有答案均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2.答题前先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写好学校、班级、学号、姓名等相关资料。
一、(30分,每题2分)
1.下面关于诸子百家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生平言论的汇集,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编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比如“仁”“礼”“无为”等。
B.《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者集体创作的结集,后世尊称为《南华经》,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逍遥游》是外篇中的一篇。
C.《孟子》是记载孟轲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以及弟子编辑而成,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荀子》一书为荀子所著,其中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荀子继承了儒学传统,并有所发展、创造,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
2.下列出自《史记》的成语与篇目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焚书坑儒——《史记•秦始皇本纪》 B.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
C.图穷匕见——《史记•刺客列传》 D.鸡鸣狗盗——《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田园诗起源于唐代,其代表诗人有陶渊明和王维等,这类诗歌大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表达了热爱山水田园生活或渴望归隐田园的情感。
B.唐代边塞诗派以王昌龄、高适和岑参等人为代表,诗歌大多描写塞外奇异风光和边塞艰苦生活等,抒发了报国立功或思乡怀人等思想感情。
C.宋词有豪放与婉约两大流派,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分别是这两大流派的代表作品。
D.“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人,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倩女离魂》。
4.下列诗句或对联对应的人物,有误的一项是
A.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鲁智深)
B.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贾宝玉)
C.长坂桥边怒气腾,一声虎啸退曹兵。今朝江上扶危主,青史应传万载名。(张飞)
D.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5.下列《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不是发生在取经路上的一项是
A.高老庄行者降魔 B.五庄观偷吃人参果 C.乱蟠桃大圣偷丹 D.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6.“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 林黛玉所听之词出处是
A.《救风尘》 B.《墙头马上》 C.《西厢记》 D.《牡丹亭》
7.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言二拍”是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和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五部短篇小说集的总称。
B.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指吴沃尧(又名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老残游记》、刘鹗的《官场现形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C.郭沫若为蒲松龄故居题写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一对联,比较正确地评价了蒲松龄及其作品《聊斋志异》。
D.鲁迅所说的“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比较恰当地评价了吴敬梓及其作品《儒林外史》。
8.下列关于《围城》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出生于破落的绅士家庭,他到欧洲留学,并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辗转几地,终获得博士文凭,而后回国。
B.方鸿渐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陷入困境后,来到抗战腹地的三闾大学教书,卷入了校内个人恩怨的勾心斗角之中,并一再失败。
C.《围城》塑造了柔顺之下深藏机心的孙柔嘉、漂亮而有些矫情的苏文纨等女子形象,也讽刺了高松年、李梅亭等一群阴险、丑陋的人物。
D.《围城》善于运用贴切生动而又形象精辟的比喻,语言警策幽默、新奇犀利,作品艺术感染力很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9.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爱玲的《金锁记》是其顶峰之作,描写了出身卑微的女子曹七巧曲折而不幸的一生。
B.老舍的《京华烟云》反映了从义和团到“七七事变”近半个世纪中国跌宕的历史风云。
C.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和革命民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