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关于初中语文“课前发言”活动的探索
胡永辉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有关语文能力读、写、听、说四方面的关系一直难以协调。一方面,不少语文教师或者不注意语文能力的培养,陷入以传授语文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误区;或者认为要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就只有多读多写,结果忽视了读、写、听、说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对语文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训练,可以说是既无明确的目标,又没有一定的体系。自然,其训练也就很难落到实处。事实上,读、写、听、说四者之间是联系紧密的。读写是听说的规范,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它们之间在接收与发表中的规律性是一致的,读写听说都受大脑思维的控制,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何让学生学会听说怎样帮助他们说得规范笔者在所任教班级尝试开展“课前发言”活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前发言”不只能让学生学会听说,不只帮助学生成功的写作,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判断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换言之,“课前发言”达到了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效果。
    一、关于“课前发官”的基本模式
    (一)训练形式
    首先,每次语文课前,先由两位学生单独发言,每生限时1分钟左右,再由另两位学生分别评价。整个过程都要教师引导,共花5分钟左右。
    其次,学生发言一律用普通话,并按座次顺序进行,学生每学期可有4次以上训练机会。
    (二)训练目标
    1.说:①说话的勇气和热情;
   ②普通话的表述和朗读;
   ③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连贯性、简洁性、灵 活性;
   ④说话方式的选取;
   ⑤行为语言的运用。
   2.听:①语句意义的整理和提要;
   ②说话动机的分析; 
   ③反应的准确和迅速。
   (三)训练内容
   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名人名言、知识介绍、故事笑话、讨论对话等。
   (四)训练过程
    首先,初一年级训练从自我介绍开始。笔者提出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优点、缺点、习惯、理想等不同方面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指导学生课前写好发言稿。上课发言时允诒:参考讲稿。进入初二年级后,学生仍可以在课前作好准备,但上课发言时必须脱稿。到了初三年级,则重点训练学生即兴发言或组织学生论辩。
    其次,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决定性作用。笔者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先判断人家说得怎样,再想想好在哪里差在何处然后更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好,为什么差由最初印象人手,让学生在“听”中“想”,在“想”中“听”。从形式到内容,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由浅人深。
    二、关于·“课前发言”的综合训练效果
    第一、对发言者而言,由于发言的过程是把内部语言经过扩展编码并表述的过程,它要求发言者组织语言迅速,表情达意准确。因此,发言者为了尽量圆满地完成每次的任务,达到认定的目标,他就会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