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80字。
  (职高)《崇高的理想》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认识本文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多方面深入展开论述的特点,学习本文根据论点需要选择论据,正反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2、深刻认识当代青年应该积极投身共产主义的实践运动,进一步确定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正反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2.难点: 对本文思路的理解。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解题: 
  本文是一篇演讲辞(讲话稿)。演讲辞要针对性强──根据听众的职业、思想、文化状况、心理、愿望、要求等等确定讲什么和怎样讲,中心突出,感情深挚──要善于抓住听众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讲透它,善于用自己的热情去激励听众,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这样,才能达到宣传和教育听众的目的。本文是针对华南师范学院和暨南大学学生有关理想问题的演讲辞,节选自它的第一部分。
  二、作者简介: 陶铸,湖南衡阳人,是文化素养很高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入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后曾入狱,1937年经周恩来同志叶剑英同志在国共合作的谈判中交涉而出狱。解放战争时期,曾与傅作义谈判,为促进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贡献。解放后,曾任广东省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文革中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陶铸同志长于写作,著有散文集多部。我们学习过他的散文《松树的风格》,那篇散文和本文一样,都是说人在精神生活领域该有怎样的追求;散文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本文则告诉青年,人不能没有理想,但确立怎样的社会理想,关系到一个人将会有怎样的人生。
  三、通读课文,词语补释: 
  显亲扬名:使父母得到光荣,使名声得到传播。宏绩伟业:宏伟的业绩。
  无足称道:不值得称赞。强敌压境:强大的敌人逼近边境。压: 逼近
  临危不苟:遇到危难的时候,毫不惧怕。临危: 面临生命危险;苟: 苟且
  不遗余力:把所有的力量全使出来。遗: 留下;余力: 没使完的力
  鞭挞:比喻抨击。鞭: 用鞭抽打;挞: 打,用鞭子、棍等打人
  四、思考:什么是理想?理想受哪些因素制约?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
  五、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明确:
  第一部分(1段)阐述理想的普遍性与复杂性。
  段首提出分论点:“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并且分析证明,没有理想的人是没有的。这说明理想问题具有普遍性,它与每个人都有关系,每个人都有关心理想问题的必要。
  段首提出论点之后,紧接着指出:不同的时代理想不同;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