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00字。
崇高的理想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本文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多方面深入展开论述的特点,学习本文根据论点需要选择论据,正反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二)深刻认识当代青年应该积极投身共产主义的实践运动,进一步确定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的道理。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
第一部分(1段)阐述理想的普遍性与复杂性。
段首提出分论点:“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并且分析证明,没有理想的人是没有的。这说明理想问题具有普遍性,它与每个人都有关系,每个人都有关心理想问题的必要。
段首提出论点之后,紧接着指出:不同的时代理想不同;同一时代不同的人,理想也不同。这表明理想问题,又具有复杂性。这部分用事实证明了理想的复杂性,但实际上也就提出了一个使人不能不想到的问题:为什么时代不同、人不同,理想也不同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理想的复杂性呢?
本部分提出了本文议论的话题,引起下文对理想的复杂性成因的论证。
第二部分(2~5段)论述理想的本质属性及伟大理想的标准,这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2~4段)论述理想的社会性、阶级性,理想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限制;论述合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的理想,就是伟大的理想。
第2段段内为三个小层次:
①层(由开头至“也主要是为……楚国的贵族阶级利益服务”。)阐明在什么样的社会,就会产生什么样理想;什么样的阶级,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②层(由“此外”,至“……做出确切的评价。”)阐明理想还受到社会的一定生产力的限制。
③层(由“当然”,至段末。)提出对理想的“基本看法”:“一个人的理想合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以上第①②两层,既是对第1段指出的理想的复杂性形成原因的解释,又为第③层提供了立论的基础。
第3段论述我国历史上许多英雄、发明家、科学家,都是有伟大理想的人。
第4段论述具有伟大理想并为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尊重他们,怀念他们,纪念他们。
第3、4段论证的两个分论点,是第2段第③层提出的对理想的“基本看法”的论据,是为证明“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一个人的理想,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伟大理想”这一论点服务的。
第二层(5段)论证分论点“理想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人的世界观问题。”这是理想的又一本质属性。
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它是受社会条件、阶级地位、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这些条件不同,人的世界观也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的理想也就不同,这一段揭示了人的不同理想产生的直接原因。
第二部分论述了正确认识和评价理想的原则和标准,为进一步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