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80字。
《孟子见梁襄王》教学设计
海口市琼山中学语文组赵琨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仁政”思想。
  3、学习孟子比喻说理的方法,并尝试在作文中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诵读自译课文,明确文中出现的特殊文言现象。了解文章大意。
  2、  合作探究,分析孟子仁政思想在文中的体现。
  3、  讨论交流,结合所学过孟子文章,学习孟子比喻说理的写作手法,并尝试在作文中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孟子仁政的思想,并结合现实生活理解他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对文中孟子仁政思想的把握分析。
  2、比喻说理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尝试。
  五、教具准备:教学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了“仁”的观点,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也”,树立了延续两千多年的道德标尺,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永存的根基。儒家学派的重要继承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那么在“仁”的方面孟子的主张如何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孟子见梁襄王》,看看孟子这位先哲是如何智慧地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的。
  二、       文言基础知识
  文言文学习最基础的是掌握文言字词知识,通过此环节疏理文言字词知识。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老师引导翻译。
  1、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注意停顿。(通过齐读的方式,检测同学们的基础诵读。)
  语人曰(yù)卒然问曰(cù)天下恶乎定(wū)嗜杀人者(shì)则苗槁矣(gǎo)
  2、  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同学把重点字词找出来,并讲解。(学生在自译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
  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卒”同“猝”,突然。②则苗浡然兴之矣“浡”同“勃”,生机盎然。③由水之就下“由”同“犹”,好像。
  词类活用:
  定于一( 统一数词作动词)
  重点词语翻译
  就之(  走近)   水之就下(  趋向)  引领( 拉长)   诚如是(果真)
  3、语句翻译(可先要求学生提出疑问,再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括号内为重点词语,只要清楚重点词语的翻译,语句翻译就迎刃而解。)
  ①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译文:不爱好杀人的国君能够统一天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