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2009年广州市“一模”主观题阅卷情况分析
分类:
语文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版本:
粤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39 KB
评级:
时间:
2009/4/3 10:04:03
下载:
本月:1 总计:13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15160字。
2009年广州市“一模”现代文阅读(必考)阅卷情况分析
一、题目分析
第12题考查“信息整合”的能力,第13题考查“思路分析”的能力;第14题考查“要点归纳”的能力,第15题考查“内容归纳”的能力。
四道题,依循文本的信息筛选、思路分析、内容及要点归纳,从前到后,从局部到整体,多方面考查学生对论述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考点分布较为合理。
二、文本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文学鉴赏类的论述文,论述中心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文章思路大致如下:
第一部分(第1段):总起(“意与境交融”或“境与象的交融”)
观点: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
第二部分(第2~3段):分析(“境和象的关系”)
观点: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第三部分(第4~5段):进一步分析(中国古典诗意境形成的特点)
观点:(中国古典诗)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三、试卷作答情况
(一) 数据:
12题,满分5分,平均分2.77,难度0.56。
13题,满分3分,平均分1.8,难度0.60。
14题:满分4分,平均分0.7, 难度0.18。
其中,得满分(4分)的占2.66%,得3分的12.7% ,得2分的占9.98% ,得1分的占0.58%,得0分的占73.88%。
15题:满分4分平均分:1.7 ,难度:0.43。
其中,得满分(4分)的占3.16%,得3分的占12.2%,得2分的占45.82%,得1分的占27.85,得0分的占10.95%。
(二) 14题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题不准确。
(1)把“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理解为“作者提出了哪些看法”,概括了作者的观点而非作者批驳的观点。
例:①意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②境与象的关系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③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0分。列出的均是作者的观点)
(2)未理解题目的意思,没有概括出观点,而
2009年广州市“一模”古诗文阅卷情况分析
一、古诗文题情况分析
(一)难度分析。
从题目难度来看,古诗文题在全卷中比较适中,全题总分35分,平均得分21.53,难度0.62,题目区分度好。各部分得分情况如下: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信息筛选 内容归纳 断句翻译 古诗鉴赏 名篇名句 古诗文
平均分 2.5 1.7 2.66 2.17 5.3 2.6 4.6 21.53
难度 0.83 0.57 0.89 0.72 0.53 0.37 0.77 0.62
下面分别对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和名篇名句的情况进行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析。
本次“一模”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属于游记散文,出自清代光绪年间王锡祺编辑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该书卷帙浩繁,内容充实,包括地理总论、中国各省和边区形势、抚绥武功、旅行纪程、山水游记、各地风土人情、少数民族风俗,以及当时世界其他各国的山川地理形势与各大洋情况。 文章作者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乾隆四年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拘于“温柔敦厚”的“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少数篇章也反映民间疾苦。所作山水小品,匠心独具,不乏佳制。
文章篇幅适中,共641字。难认难解字词约6个;实词、虚词的考查点皆为常见常用词语,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信息筛选、内容归纳落点较细,得分状况比较理想。文言部分从整体看来,状况较好,显示前期训练还是比较扎实的。其中,虚词部分得分稍低,断句与翻译得分较低,但在全卷中不算太低。
断句与文句翻译两道主观题中,文句翻译的得分应略高于断句;断句题得分状况呈两极分化趋势,高分较高(4分),低分极低(0分)。
1.断句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评分补充细则如下:
(1)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广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题的阅卷情况分析 粤教版
上海市2007年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卷情况分析 沪教版
高中作文指导:有关“阳光”材料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通用
2007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鲁教版
2007年广州市“一模”古诗文题阅卷情况分析 粤教版
Top